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在網誌表示,若不增加土地供應,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只會淪為零和遊戲,撥多一塊地興建公營房屋照顧基層人士需要,就會少一塊地興建私營房屋供中產家庭選擇,長遠而言並不理想。
他續稱,事實上,要有麵包,必須先有麵粉。只有增加土地供應,才能提供足夠土地興建公私營房屋,滿足不同市民住屋需要,並為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討論,提供穩固基礎。
對於社會上對公私營六四比的質疑,黃遠輝回應指出,由於公營房屋地積比率一般較高,單位面積平均較小,便能在相同面積的土地上能興建更多單位。
對於有意見認為,填海增闢土地必須興建公營房屋,黃遠輝稱,在5個維港以外的填海地點,由於受到環境限制,並不適合興建住宅單位,但運用填海所得土地,重置市區內的設施,從而釋放原來的市區土地,便可以作為房屋發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