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深切治療部(ICU)每日上演一幕幕與死神奮戰和生死抉擇故事,有病人能在搶救過後重新踏入生命跑道,也有治療無效步向死亡;在ICU的醫護每日也背負着每條生命的責任,至於離逝者,每人也有自己的故事。瑪麗醫院成人ICU主管陳惠明與一眾同事撰寫《心切治療.離去》,透過16個真實故事,引發讀者討論死亡,進行生命教育,撇除忌諱。讓徘徊死亡邊緣的人,能按自我意願選擇留或離。陳惠明分享說:「病人和家屬在面對生死時,是個人選擇,並無對錯。」
陳惠明表示, 作為ICU醫生,搶救能力愈大,責任也愈大,每日看着病人受病痛折騰,明白他們希望折磨減少一點,故尊重病人和家屬的決定。他說,ICU內約三分一病人其實不希望醫生為他們搶救或勉強延續生命, 縱使自己有時認為Plan A對病人最好,但有時患者選了較次的Plan B,陳都會尊重其選擇,「生死是個人選擇,並沒有對與錯」。
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副顧問醫生冼維正憶述, 一年多前ICU接收一名90歲老伯,他本來在街上與孫兒品嘗雪糕,享受天倫之樂,卻突然腹部大動脈瘤爆裂入院,急救後雖保住性命,卻因併發症令腳部壞死要截肢,因其年事已高,截肢後生存機會低,最後老伯選擇放棄, 終因毒素上升影響器官致腎衰竭死亡。老伯臨離開前一天,與家人一一告別,讓他不留遺憾離世。
選擇 沒有對與錯
同一日, ICU接收一名長居老人院且不能自理的婆婆, 她因失去意識需搶救、插喉等,但康復機會很微,婆婆女兒仍堅持要為母親急救,說不想她死得不明不白,因此與醫護就是否繼續搶救發生爭論,結果婆婆在使用呼吸機和強心針一兩日後回天乏術,家人也錯失與婆婆告別機會。冼維正說,兩個故事反映病人和家屬面對死亡時的兩種心態,「ICU好似幫到人,但見到這情況卻很無奈」。
面對死亡和折磨人的治療,有人會說醫護「講就輕鬆」,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痛楚。30歲出頭的Kitty是瑪麗ICU護士,因有先天心臟畸形,一年多前要做第三次換心瓣手術,入住工作的地方,讓她真正明白病人每日在病房內所受的煎熬。
她說,手術前醫生告知死亡率達二三成,縱使自己每日在ICU見慣生死,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當下仍十分害怕。被推入手術室時更禁不住大哭一場。術後留在ICU,使用的體外循環機有導致敗血症風險,打抗凝血藥令她痛楚難當,整晚在病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注射止痛藥時也嘔吐得厲害,她曾告訴醫院同事說自己是十級痛,卻換來職業式口吻回應:「未生過仔都唔好講係十級痛」。
痛楚 體驗過才知
那次經歷令Kitty明白「醫護人員自己不應去judge(判斷)病人的痛楚,因為每個人對痛楚感受都不同」。康復後繼續在ICU工作的Kitty,心態明顯轉變,如為病人抽血管注射藥物,她因為經歷過,故明白有「乸乸地涼涼地」的感覺,病人會覺得不舒服, 所以能把親身感受告訴病人,有同路人的共鳴。她以前為病人打針時總說「會痛㗎,忍下啦」,現在就會說些鼓勵的話,顧及對方感受。
為與巿民分享ICU病人和家屬面對死亡抉擇的故事,瑪麗醫院獲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贊助,印刊3000本《心切治療.離去》,若反應好會加印,巿民可登入bit.ly/getonecopy填妥表格免費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