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0月25日 中國財經

中國城投非標風險事件創六年新高

彭博報道,內地地方城投平台非標準債務面臨困境,包括存量產品頻繁暴雷、新增渠道收緊、有投資者蒙受損失,反映城投非標市場獲得的化債政策紅利非常有限。

報道引述大數據平台企業預警通數據,今年前9個月共有60隻城投非標產品披露違約或進行風險提示,按年增長20%,為至少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由於非標發行方或受託人通常不披露違約規模等細節,20個已知規模的產品合計45.5億元(人民幣‧下同)。

對於地方隱性債務中國長期缺少完整官方統計,全球投資機構Pimco在研報中估算,城投整體債務規模約60萬億元,其中10%為非標融資,即約6萬億元,其餘為銀行貸款和公開債券。

中國近日宣布計劃推出近年來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然而市場人士指出,以時間換空間固然能解一時之困,但城投始終面臨創造可持續收入的渠道有限、轉型艱難的局面,最終仍應警惕非標風險持續釋放波及到更多金融市場的可能性。

城投非標市場主要包括信託和融資租賃等品種,融資成本高,且部分產品存在期限錯配。這些依賴高成本渠道進行融資的主體,多來自於債務負擔較重的區域,信用資質較弱。

標普全球評級董事總經理Laura Li指出,城投通過非標融資的需求肯定是有的,特別是對這些底層的城投,矛盾在於其融資成本非常高,而在化債政策的優先排序上,又要往後排,所以就造成了違約仍然是比較高的一個水平。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