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滙控(00005)前主席范智廉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專訪時稱,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國際社會需要思考如何優化供應鏈配置,但須警惕個別國家以優化供應鏈為由搞保護主義。
范智廉表示,在他看來,保護主義是一種倒退,因為他們的做法只會分裂世界,然而新冠疫情的教訓和氣候變化等挑戰早已告誡人們把全球視為一個整體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更好的合作精神,以對抗保護主義可能導致的世界極化。
當前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去風險」話題,范智廉認為,應該合理界定「去風險」的概念。他舉例指,如果一個國家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認識到自己準備不足,擴充相關產業鏈以應對下一次可能的大流行,這樣的「去風險」是值得提倡的。
另一方面,對「去風險」的過度強調不利於創造全球財富。范智廉表示,全球創新離不開冒險,貿易交往離不開冒險,全球增長和經濟優勢的產生離不開冒險。如果我們試圖避免所有的風險,全球將無法實現經濟增長。
今年是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曾為英國財政部「一帶一路」金融與專業服務特使的范智廉發現,倡議下的很多項目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金融和專業服務,以及政策扶持,並以促進當地發展為目的。這些項目讓人們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在很多方面都是全球性的。
談到未來對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期待,范智廉稱,倡議可以在促進全球化進程中發揮自身優勢。全球化發展需要多方整合,既包含硬件設施,也包含軟件設施。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在這兩個方面顯然都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