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中國證券研究主管兼中國股票策略主管黃翔認為,對於海外資投者而言,「中特估」(中國特式估值體系)投資概念的板塊輪動太快,故外資仍在評估該概念。他直言,「中特估」不能僅從股息率與回購的角度觀察,因股票估值只有在基本面或股東價值方面有大改變的情況下才會回升,故亦要關注股東回報率(ROE)等反映盈利增長與質量的指標,以發掘「中特估」的中期投資機會。
生成式人工智能近期大熱,瑞信亞太區互聯網證券研究主管方錦聰(Kenneth Fong)指熱潮仍在,但高峰已過。他認為,接下來要探討的,是研發這些技術的中國科企,在內地是否有很好的變現場景,因中國消費者對軟件的付費意願不及國外。他預期,百度搜索會直接從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中受益,因為有關技術可為該搜尋引擎提供新的流量入口。對於遊戲及電商行業而言,該技術亦分別有助減少生成內容及開店的成本。至於辦公軟件如阿里釘釘等,則可如微軟辦公室般,加入有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功能,讓用戶慢慢接受後再開始收費。
他提醒,中國科企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一些挑戰,例如獲取高端晶片的困難,限制了中國科企對這些模型的培訓,而中國政府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內容監管,也會對開發商構成額外成本。
談到中國汽車行業,瑞信亞太區汽車行業證券研究主管王斌估計,今年內地新能源車整體銷量按年增長只有38%,遠低於車企所預期的約八成按年增幅,意味大多數車企的增長目標難以達標,故相信行業價格戰仍會繼續。他續指出,新能源車過去數年滲透率由個位數急增至30%,但隨着其滲透率攀升至一定水平,滲透率增速經已逐步放緩,導致價格戰隨之而來,這亦是汽車行業整體增長放緩及股價表現欠佳的根本原因,並預期該板塊行情仍會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