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於內地《經濟參考報》撰文,指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時期,貨幣政策除了考慮逆周期調節外,也要配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他指出,貨幣政策空間充分,是否降息仍待觀察。就貨幣政策而言,首先,LPR形成機制改革後,央行具備了更多的金融宏觀調控工具,例如通過MLF利率的調整引導實際貸款利率走向。目前MLF利率處於歷史最高水平,有較為充分的調整空間。其次,近期國外央行貨幣政策普遍趨向寬鬆,歐洲央行宣布重啟量化寬鬆,美聯儲年內降息兩次,這些都為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提供了更多空間。
然而,貨幣政策,尤其是利率的調整,除了考慮經濟逆周期調節外,也要兼顧內外平衡,考慮長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提到,貸款基礎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後,貸款定價有了新的錨,這就是LPR報價。而LPR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的定價方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他指出,LPR報價下降不等於降息。在LPR形成機制改革後,中國未來如果降息,主要是調整中期借貸便利(MLF)為代表的政策利率。目前人行並沒有調整這些利率。
盛松成指出,中國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要保持人民幣滙率的基本穩定,也應避免「大水漫灌」。至於,降準的效果仍待觀察,要繼續關注三季度的經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