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新春假期,筆者為免「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便買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其中一期來翻翻,看看有甚麼歷史地理內容可以在朋友聚會時吹水炫耀,看到有一篇董耀會寫的有關「茶馬互市」的文章,令筆者想起了國際經濟學中,比較優勢理論(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雙方各有生產不同商品的成本優勢,就應該各自發展這種專業產品,並出口換回自己在生產上不佔優勢的產品,貿易雙方都從交易中獲益,達至雙贏。
茶馬互市是中國古代中原的漢人王朝和遊牧部族的一種貿易形式,農民以茶葉交換牧民的馬匹,各取所需,在邊境上發展貿易經濟,也對化解戰爭衝突有著極大的作用。
畜牧和農人耕田看似是兩種沒有關係的經濟活動,但在中國邊境經濟方面有着一定的互補關係。長城外的遊牧民族,餐餐吃肉吃得悶,不是牛扒就是羊架,消化不良後想吃點菜,對長城內農人的農產品有一定的需求。反過來農耕民族對畜牧產品也有需求但較少,在多數的時間,農耕的漢民族多是自給自足,在自家後院飼養動物來滿足食肉的需求,但當然不及外國肉扒的品質。北宋時的皇室高官,就很喜歡吃遼國的羊肉,以致市場上供不應求。
明朝興盛期
早在漢朝時,國家在邊境地區設立關市,進行牛和馬的交易。在唐、宋時,中原王朝都和邊境的遊牧部族進行互市貿易,到了明朝,是茶馬互市的興盛期,互市中有遼東馬市,宣府大同馬市及榆林的紅山馬市等。明朝初期,政府同意設立馬市的原因,和「朝貢貿易」一樣,不是因為經濟需要,而是有政治目的。明政府以為自己控制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用品,希望透過經濟聯繫,加強對周邊遊牧民族的控制,「以不戰為上兵,覊縻為奇計。」
隆慶議和
這種有政治目的的互市政策,適當地執行也真的使長城邊區處於穩定的狀態。明朝時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請求明政府開馬市,但不被允許。接著的二十多年,明朝和韃靼部的關係都是處於緊張狀態,後來在一六七零年和解,雙方恢復茶馬互市貿易,史稱「隆慶議和」。長城邊境沿線從此處於和平狀態。
鍾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