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及首席投資總監陸庭龍】阿布扎比、杜拜、多哈、利雅德等中東城市大興土木發展城市和基建,它們也非常積極地吸引海外資金,杜拜更是翻版的香港,在經濟產業上是香港的競爭者。我們一窩蜂湧到中東尋找有錢的王子,是一廂情願的單向思維。
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的首都,阿聯酋是由七個酋長國組成,包括阿布扎比、杜拜、沙迦、阿吉曼和富吉拉等,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應該是杜拜,杜拜也是區內最大和最繁榮的一個城市。阿布扎比跟杜拜和多哈都是位處於同一海岸線上,一邊是海,一邊是沙漠。除了市中心有多幢高樓及大型商場外,其他地方都是不超過三層高的平房和別墅。
據說富人區的房屋外表平實,簡約和有中東特色,但內裏的裝飾卻是金碧輝煌和非常考究的。這次參加會議的地方位於市外的會議展覽中心,樓高兩層及毗鄰一棟酒店,整體設計和氣氛很有亞洲風,筆者感覺像是到了新加坡或吉隆坡參加會議。在四天的會議過程中,日間的活動便是遊走於不同的演講廳和展覽場館。晚上便到車程距離20多分鐘的市中心吃晚飯和作車上觀光。筆者參加的這類會議,每個月都有幾場,地點多選在杜拜,主題也大同小異,不外乎金融與科技發展。
每天的議程均有當地高級政府官員和金融機構的管理層參與,筆者刻意留意這些主禮嘉賓和講者的名字,他們的稱號多以閣下(His Excellency)為主,但以Your Highness為稱號的皇室成員卻罕見。香港的報道說中東皇室家族龐大和子女數目眾多,可以碰到很多王子,真實情況並不是。會議結束後,由於阿布扎比沒有直飛香港的航班,因此要取道杜拜機場回港。由阿布扎比開車約一個半小時便抵達杜拜,沿途所見皆是正在施工的高速公路、倉庫、住宅樓群等,感覺像10多年前內地的二三線城市急速發展的模樣。
香港很多私募基金、家族辦公室、特區政府機構及官員積極飛往杜拜尋找商機,期望吸引資金來港參與投資,尤其是創新科技和金融項目。大部分人對中東包括沙特阿拉伯、杜拜、卡塔爾等富得流油的地方,認識一知半解。杜拜本身的石油資源並不豐富,上世紀初只是一個人口不超過一千人的小漁村,直至1966年才發現石油。九零年代石油收益佔杜拜GDP24%,今天的石油收益只佔杜拜GDP不到5%。杜拜靠什麼起家呢?主要是靠貿易、航空樞紐、旅遊、地產和金融,發展成為今天中東地區最富裕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區內以至全球的金融中心。
原文請閱6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