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6月3日

【信報月刊】研廣東話系統 防老人癡呆症 AI專家蒙美玲:香港要自己照顧自己

【本刊記者李潤茵】1,2,3!全球又多一人患上認知障礙症。腦退化與年齡增長有關,目前沒有藥物可根治,及早發現勝於一切。隨着自然語言理解技術(NLP)成熟,中大褟永明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蒙美玲自2019年起,開始邀請長者建立廣東話語音庫,希望通過AI打造出符合香港語境文化的檢測平台,以減緩認知障礙症患者的退化速度。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但有一種病教人格外傷感,起碼蒙美玲這樣認為。「從前人類壽命短,未老到腦退化已過身。隨着人類愈來愈長命,一個人即使身體不好,只要腦部仍運作,家人跟他說話還接收得到,但當認知功能衰退,他將會忘記自己、親人是誰,彷彿失去靈魂,那是比較殘酷。」

潛在醫療開支大

這解釋為何認知障礙曾被稱作Dementia,「在拉丁文字根中,de是指沒有,men解作腦,兩個字合起來便是『無腦』」。蒙美玲認為有欠尊重,自己寫論文都盡量用美國精神醫學會正名Neurocognitive Disorder(簡稱NCD)。

「NCD包括血管性認知障礙症、額顳葉退化症及路易體癡呆症,最常見還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人癡呆症」)。假設有人患上認知障礙症,近乎七八成都是後者。」

乍聽之下,蒙美玲十足醫學專家,實情她是語音研究領域權威,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多次為本港工程學界帶來「零的突破」,例如成為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首位女系主任。

2019年,她成功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首個人工智能領域上的資助,計劃針對認知障礙症研發篩查平台,並組成跨學科團隊,包括語言學、神經科學、老人科、心理學、護理、公共衞生等多個範疇的專家。之所以認知障礙症為研究目標,原因是團隊看到兩大趨勢:

首先,世衞組織預測,全球認知障礙患者將由2017年的5000萬,增至2050年超過1.5億人,隨之而來的醫療開支,也由2018年1萬億美元增至2030年2萬億美元。香港不能掉以輕心,事關到2030年,「65歲以上人口達130萬」,意味着風險增加。

人老自然記性差、反應慢?事實上,認知障礙症並非老年的必然現象,反為是非正常老化,因腦細胞出現病變導致急劇退化,患者才逐漸喪失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視覺空間判斷及執行能力等,最終無法自理;年紀愈大發病機率愈高。

蒙美玲指出,腦機能衰退,可在日常溝通中察覺,傳統識別患病風險,也是靠受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通過與長者對話評估,「目前世衞都認為未有藥可醫,極其量是盡早介入來減緩病情,但現時大部分輕微患者過身都未曾測試」。

原文請閱6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