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31日

【信報月刊】全球糧荒殺到! 21世紀大躍進

【本刊記者李潤茵】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惟自俄烏戰爭爆發後,原已備受氣候變化衝擊的糧食系統,供應更趨不穩定,連香港的「米飯班主」都不例外!今年初,中國發表《中央一號文件》,6次提及「糧食安全」,連實施逾20年的「退耕還林」政策也逆轉,地方亦組建「農管」入村執法。本港食物長期依賴進口,不過農業科技(Agri-tech)卻出乎意料「高端」,輸出「香港模式」紓緩糧荒,並非天方夜譚。

「過氣手信」白之戀人宣布減產,來自北海道的生產商石屋製菓指出,減幅最多達五成。這款巧克力夾心餅是「零食」,不過產量削半背後,則關乎「糧食」──皆因日本鬧「蛋荒」,所以除「白之戀人」外,福岡「博多通饅頭」,甚至玉子燒都無蛋用!

許多人誤以為「糧食危機」只會發生在落後國家,實情在過去兩年,即使是發達國家,連法國都要派食物券,加拿大則愈來愈多人求助「食物銀行」,事關當地超市過度抬價,導致「貪婪性通脹」(Greedflation)──何解?

導火線是俄烏戰爭。兩國原為糧食出口大國,烏克蘭有「歐洲糧倉」稱號,俄羅斯化肥則佔全球第一。戰前,兩國包辦全球33%小麥、17%玉米、27%大麥、55%葵花油及81%葵花餅,「貿易系統是牽一髮動全身,當歐洲不夠吃,所有食品都會變動,一旦觸及糧食價格,很多生產環節已經不同!」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主任林漢明解釋。

運動式「復耕」

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總共經歷過三次「糧食危機」,分別為2006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以及2020年至今;雖說農業是「看天吃飯」,不過危機通常是氣候、政治及經濟因素造成,糧價多數受制於國際局勢。

香港九成食物進口,感受到食品價格上漲,卻未必憂慮糧荒。畢竟得到「祖國眷顧」,但林漢明提醒:「疫情時,香港都曾經出現搶麵包!若然當日國內實施嚴格防控,連船運都停止,其實很危險。」

今年以來,中國便傳出一則消息,實施超過20年的「退耕還林」出現逆轉(該政策始於1999年,原意是解決盲目開墾,導致水土流失的亂象),取而代之是全國湧現「退林還耕」,例如河南省,近200名公務員帶頭將整片樹林連根拔起,並填平水塘濕地,試圖整地種糧食。

原文請閱6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