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即使高息股過去兩年已開始跑贏增長股,但這些股份過去十多年的整體回報,實在太過令人慘不忍睹,許多投資者仍然對相關資產類別充滿戒心。亦是基於這原因,筆者更加堅信,港股的價值投資周期,只是剛剛開始,而不是像目前市場主流看法一樣,認為這只是過去兩年增長股熊市中的暫時性現象。
單看港股的估值,投資者未必能理解為什麼港股過往十多年,都只能在很窄的區間上落,而期間企業盈利的持續增長,卻一直被市場的估值壓縮所抵消。部分更為極端的例子,即使企業盈利連年增長,但股價卻長跌長有,只因估值的壓縮速度超過了企業盈利的增速。
在資本市場,資產價格定價有慣性。當一個資產類別處於估值壓縮周期,市場的慣性會迫使愈來愈少的投資者敢於逆市場潮流撈底這些估值愈來愈便宜的資產,由於資產有時間價值,即使賬面上不虧錢,但損失了資產賺取其他回報機會時間值,亦一樣是資產擁有者的成本。相對於資產價格的變化,資產每年能產生的現金收益,例如股票中的股息回報,都顯得毫不重要。直至有一刻,資產的現金回報實在已高得不能忽視,令愈來愈多人樂於買入資產作為收息用途,逐步阻止資產價格的下行速度,這個歷時達數年以至十數年的估值壓縮周期,才有望獲得修正。
過去兩年,本欄多次不厭其煩地跟讀者提及,港股中的價值股份,由於每年的股息回報已經超過絕大部分投資者每年可能產生的投資回報,那麼買入收息股坐定定等收息,便已經成為一個遠比買增長股博升值更好的投資手段。事實上,很多增長股投資者往往只會同你講,騰訊(00700)如何在20年內升值幾多百倍,他們卻忘記了告訴你,他們在每十個增長股投資項目之中,輸了錢的那些股份佔了多少隻。
在不少投資者印象中,高息股由於每股盈利及派息欠缺增長或增長緩慢,故此即使連同股息回報,其總回報亦不夠吸引。這在價值股估值壓縮周期,情況就更形嚴重,因為所收的股息,往往在估值壓縮的損失中倒賠了。不過,一旦市場上投資者對價值股的需求上升,一隻12厘息的股票,縱使完全沒有股息增長,只要市場願意重估其估值至4厘息,其股價已經可以上升兩倍,實際每年的複式回報有多高,就要看這個重估的速度有多快。假如重估只須用一兩年完成,那麼在低位買入的投資者,回報未必差得過一隻成功獲利的增長股。
原文請閱3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