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2月19日

百度發佈Q4財報:AI業務初露鋒芒 淨利潤69億元遠超市場預期

2月18日,百度(NASDAQ:BIDU)披露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第四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03億元,淨利潤69.7億元,雙雙超出市場平均預期,且連續4個季度超出市場預期。2020年,百度全年實現營收1071億元,淨利潤220億元。

AI業務初見成效 打開上行空間

數據顯示,百度第四季度核心非廣告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52%,表明了百度以智慧雲、智慧駕駛及其他前沿業務為代表的AI新業務初見成效,已成為拉動百度業績長期增長的新引擎。

2010年,百度開始發力AI技術,並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佔比。2020年,百度核心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達21.4%,研發投入強度位於中國大型科技互聯網公司前列。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已連續三年蟬聯中國第一。

2020年四季度,百度智慧雲營收同比增長67%,年化收入約二十億美元。根據IDC報告,百度智慧雲已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一。其中,百度智慧雲在人體識別、圖像視頻、NLP(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市場份額第一,整體行業用戶認知度最高。

與此同時,百度智慧駕駛商業化道路也在逐步推進。其自主研發的Apollo自動駕駛開發平台,集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為一體,是中國最領先的系統平台。目前Apollo已與10家中國及全球車企達成戰略合作,通過高精地圖、自主泊車等汽車智慧化服務賦能汽車製造商。此外,ANP領航輔助駕駛功能也開始商業化落地,未來3-5年Apollo智駕產品預計前裝量產搭載100萬台。在自動駕駛乘車服務方面,Apollo Go是全球唯一在多城開展Robotaxi與Robobus運營的出行服務,截至2020年12月,Apollo robotaxi及robobus已接待乘客超21萬。1月11日,百度宣佈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開始進入整車領域,憑藉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多年優勢,百度有望在智能汽車行業掀起新一輪的風暴。

在另一前沿業務小度方面,百度一直用定義新品類的方式展現百度AI技術的能力,並從人群和場景兩方面“破圈”。2020年12月,小度助手月語音交互總次數達62億次,小度助手第一方硬體設備月語音交互次數達37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66%。小度智慧屏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一。

AI助力移動生態 百度核心強勢反彈

作為百度的基本盤,2020年百度移動生態業務抗住了疫情壓力,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且多元變現能力逐漸增強。財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百度核心強勢反彈,實現營收231億元,環比增長8%,遠高於歷年同期的環比增速。

百度構建了一個以百家號、小程序及託管頁為三大支柱的移動生態,並將自身的AI優勢應用在移動生態產品上,促進移動生態更加智能化發展。AI技術的應用既構成百度移動生態新的護城河,又帶來了用戶增長。2020年12月,百度App月活躍用戶數達5.44億,日登陸用戶占比超70%,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用戶增長又進一步推動百度的收入增長,幫助百度實現多元化變現。未來,百度移動生態在商業模式上還將不斷向縱深發展,深耕電商、直播、健康等核心垂類,拓展多元化變現能力。

百度以移動生態為基本盤,以智能雲和Apollo為中長期目標的戰略佈局也獲得了基金、投資機構的認可,包括摩根大通、花旗等多家投行給予百度超1000億美元估值。此外,多家機構開始重估百度作為AI科技股的價值。目前,為智慧雲業務估值的券商由3家上升至14家、為Apollo估值的券商由5家上升至14家、為DuerOS估值的券商由0家上升至4家。

除估值提升以外,不少知名投資機構開始加碼百度,以ARK為例,自去年旗下三大基金建倉百度之後,便開啟了大規模加持百度股票之路,目前持有百度股票價值超13.6億美金,是其前10大重倉股中唯一中概股。此外,百度還是文藝復興前三大重倉股以及友邦前五大重倉股。

財報中,百度還對下一季度業績進行了展望。根據Q1指引顯示,預計百度營收總額將介於260億元到28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5%到26%,百度核心營收同比增長26%到39%(該指引不包含收購YY帶來的潛在貢獻)。市場平均預期Q1營收為257億元,百度Q1指引大幅超市場平均預期。

由於業績強勁並超出市場預期,在財報披露後,盤後百度股價大漲3%,繼續站穩千億美元市值。從目前表現看,百度移動生態基本盤穩中有進,AI業務初露鋒芒並展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隨著AI各業務線的商業化推進,作為領先的AI生態型公司,百度有望抓住雲服務、智慧交通、智慧駕駛及其他人工智慧領域的巨大市場機遇,再次構建自己的核心優勢,實現二次騰飛。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