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2月5日

李澄幸: 【移民】移民台灣宜適量配置海外收入

上一次提到筆者的朋友移居台灣後的生活和一些被忽略了的生活成本,目前積極考慮「開源」的部署。「開源」一般有兩個渠道──「人搵錢」和「錢搵錢」,筆者將陸續探討在台灣「錢搵錢」的注意事項,以及移民後投資理財必須要有的新思維。今天先談其中之一──「稅後回報」。

從香港移民到其他地方,有一個普遍的共通點,就是從低稅轉移到高稅。筆者希望欲移民的朋友們,謹記「稅後回報」才是真回報。

投資方案由稅主導

台灣稅制有「萬萬稅」之稱,皆因台灣民眾的一生均離不開稅:畢業後打工出糧要繳綜合所得稅、自己創業要留意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買樓要繳契稅及印花稅、持有物業有房屋稅和地價稅、賣樓時要繳房地合一稅及土地增值稅、投資理財得來的利息也有機會需要繳稅、一生累積的財富要留給下一代,還有一筆遺產稅。所以,理財部署絕不能離開稅,甚至是由稅制驅動投資方案的制定。

良好的投資計劃如果沒有適當的稅務規劃,投資者真正拿到落口袋的錢也會被打折扣,所以「稅後回報」才是真正衡量投資成績好壞的指標。即使是存款,這種最簡單的理財方式,在台灣也有「稅」。

郵局儲蓄戶口免稅

在台灣想開設一個戶口儲錢,除了到銀行,還有一個選擇──郵局。據2019年的統計,中華郵政的儲蓄戶口多達2700萬個,而台灣的人口約2357萬人,意味幾乎人人皆有在郵局開立的儲蓄戶口,甚或是一人多戶。主要原因是開戶方便,不過也有省稅的隱藏功能。個人於郵局開立儲蓄戶口,存款在100萬元新台幣以下的活期存款屬於免稅所得,相反在一般金融機構的各種存款,利息均有機會併入綜合所得稅,稅率由0%至40%,視乎個人整體報稅情況而定;甚至有人會教授如何拆開數筆存款,獲取更大的稅務便利。當然,以現時的利息水平,稅的影響可以很微,但算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海外所得稅率低一半

對於移民台灣的香港朋友而言,以上例子引伸出一個必須認識的概念「海外所得」。台灣的「國內存款」是需要課稅的,稅率可達40%及影響其他相關的免稅額扣減,不過「海外存款」屬「海外所得」,套用的是「最低稅負制」,並不併入綜合所得稅,而稅率只是20%。最低稅負制適用於各種海外收入,除上述的存款利息外還包括金融產品的利息、物業收租及資產交易所得等等,所以聰明地配置台灣的境內外投資是省稅的技巧之一。而關於海外所得的定義,筆者在〈移民台灣香港收租要交稅?〉一篇中有提及。

所以,移民台灣前決定保留多少香港或海外的資產,不要只憑一時之間的感覺處事,連同稅作一併考慮將更為全面;畢竟連高資產淨值的台灣人也會做環球配置,使出一招「境內所得」變「境外所得」,便有助提升「稅後回報」。香港朋友又何必急於「本土化」呢!只要規劃得宜,海外所得便是「好所得」。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