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個非常時期,不少企業既要繼續保持營運,又要保障員工及客人的安全,對防疫工作不敢鬆懈。作為香港主要的電訊及科技方案公司,香港寬頻企業方案引入各式物聯網方案,致力為本地企業引入新科技,協助他們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令顧客可更安心,從而帶動消費,保持日常運作。
香港寬頻企業方案物聯網助理總監廖偉思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我們早於本地新冠肺炎仍未有大型爆發時,已開始意識到需要有實惠及易於使用的方案,以協助客戶減輕在其場所感染病毒的風險。由開始構思及籌備,到真正落實推出『智能體溫探測方案』,前後只花了9天時間。」
月費形式提供靈活度
方案應用了先進的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AI)熱能探測追蹤技術,可有效偵測異常體溫,在員工或顧客進入辦公室、餐廳、零售商店或學校前識別潛在患者。廖偉思表示,方案有兩大好處,「一是非接觸式方案,毋須安排員工進行人手體溫檢測程序,減低員工染疫風險。二是方案採用了按月支付模式,對中小企來說,毋須一次過投放大量資金去購買軟件及硬件,減輕了他們的負擔;而對大企業來說,也可以月費選用進階版的『智能體溫探測方案』,配合更高階硬件配置,有效應對有關人流、跟進和管理的需求。」
與供應商共同設計方案
由於「智能體溫探測方案」的軟硬件均由香港寬頻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夥伴提供,可以因應客戶需求而作出相應調整,「我們與供應商共同設計(co-design)這個方案,為方案預留極大的彈性。舉例說其中一間大型連鎖快餐店採用我們的方案,卻發現部分分店面積太大,由門口量度體溫到取餐區有二十呎距離,櫃枱員工未必能夠即時識別體溫異常的客人,於是我們特別加裝藍牙喇叭,遇有高溫人士即時以喇叭發出警報,以方便員工跟進,而藍牙喇叭本來並不屬於方案範圍內,但為了解決客戶需要而將之加到方案中,反映出方案的靈活性。
優化方案迎合防疫需求
由年初推出至今,香港寬頻沒有停下來,不斷改良方案來應對政府頒發的防疫措施,例如加入人工智能技術,識別進出場所的客人是否有配戴口罩,並利用場所內的鏡頭,監察客人是否有保持足夠社交距離,同時加入人流統計功能,讓客戶可以根據所收集數據來優化人流,助他們建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廖偉思指出,「能夠這樣快作出相應改動,是因為香港寬頻既有大公司的完整闊度,同時也有初創的靈活度,試過有本地口罩廠上午向我們採購方案,特別安排之下下午已完成安裝。最重要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在賺錢之餘兼具社會使命,希望能協助各行各業渡過疫情難關。」
預防、監控、消毒三步曲
除了「智能體溫探測方案」,香港寬頻上月亦公布與全球照明領導者昕諾飛(前身為飛利浦照明)合作,推出UV-C紫外線消毒方案,提供殺菌燈連免費送貨服務,為所有外來包裹和物件進行消毒,令員工可以有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廖偉思表示此舉能進一步提升防疫的效用,「協助客戶對抗今次疫情,主要分預防、監控及消毒三步曲,預防方面已有體溫及口罩探測把關,監控方面亦有鏡頭監測人流及社交距離,而消毒則依靠UV-C紫外線消毒方案,當中備有不同形式,體積龐大的消毒櫃可以為所有外來物品消毒,UV-C紫外線燈具可置於不同房間,簡單安全地為空氣、表面空間和物件進行消毒,有效持續抑制病毒。
所有消毒方案所採用的UV-C紫外線消毒設備,經波士頓大學美國國家新發傳染性疾病實驗室(NEIDL)證實,能於數秒間有效抑制引起新型冠狀的病毒。配合智能辦公室方案,香港寬頻企業方案可提供額外的安全措施,為UV-C紫外線產品配備物聯網感應器和操控功能,確保裝置可安全運作。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