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4日

【信報月刊】港推自願醫保 恐步美國後塵

新冠肺炎揭露美國醫療體制弊端,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經濟學教授蕭慶倫(William Ching-Lung Hsiao)憂慮,香港政府推出自願醫保,形同逐步走向自由市場醫療體系,恐步美國後塵。他警告,若容許私人保險業成為龐大的利益團體,未來更難改革醫療融資系統,「香港政府推出自願醫保,希望能夠較嚴格規管私人保險公司,但我看過幾十個國家的案例,沒有一個可以做到。」而且,大筆保費將浪費在支付佣金、行政費等,無助改善醫療質素。--本刊記者黃愛琴

二十年前,蕭慶倫受港府委託來港研究,總結出醫療體制的四大隱憂,包括公私營服務欠缺協調、忽略基層醫療、融資系統可否持續等等。如今這些問題一一浮現,不但病人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公共醫療開支佔政府開支比例更不斷上升。

當年他在報告中建議,香港要推行強制保健計劃,善用公私營醫療服務,同時減輕政府負擔,可惜報告不了了之。「董建華開初是決定要改革的,怎知數天後180度改變,我不明白什麼人能夠完全推翻這個決定?」

有人指全民醫保會導致政府破產,他稱這些說法都是保險公司的「反宣傳」。事實上,全球大多數地方都採用此制,例如德國、台灣、中國等,行之有效。隨着人口老化、藥價增長,不論私人或社會醫保費用都會上漲,政府應該盡快解決這座醫療大山,「人民向來都是想要福利,但不想付錢的,這時政府應該要加強教育。」

截至4月21日,美國已錄得超過75萬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死亡人數逾4.2萬,兩項數字都遠遠拋離其他國家。這個雲集全球最頂尖科學家、藥廠和醫療技術的國家,何以在疫情中如此不堪一擊?

一次重病就破產

這一次,美國醫療保險制度的殘缺表露無遺:昂貴的私營醫療壟斷下,2700萬人完全沒有醫療保險,4300萬人保障不足。這些佔全國人口20%的弱勢社群,生活本來已經捉襟見肘,根本沒錢求醫。《美國公共衞生雜誌》一項調查指出,近六成美國人破產的主因是醫療花費;聯儲局則指出,接近四成美國成年人無法輕鬆支付400美元的緊急費用。

疫情初期,華府並沒有資助病毒檢測,動輒200至250美元(約2000港元)的一次篩查,足以令到基層拒絕或延遲治療,成為抗疫工作的障礙。即使是擁有企業醫保者,亦由於要先自付約1400美元的「墊底費」,通常非「大病臨頭」,不會輕易踏足醫院和診所。

原文請閱5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