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熱愛跑步,據本地運動網站統計,2010年香港僅有44項長跑、馬拉松和越野賽賽事,但時至今日每年賽事已接近150項,每年最大型的馬拉松賽事,今屆更有逾11萬名跑手報名,「超額報名」到要抽籤才可確定參賽資格,由此可見港人愛跑的瘋狂程度。
如斯愛跑,理由不外乎是方便,不用預約場地不用湊人數,什麼也不用帶,穿上跑鞋就可以落街跑,但正因是方便,連錢同信用卡都不想帶時,跑完步想光顧餐廳或是便利店,就反而變得不便。有外國運動手錶製造商成功將付款功能加到產品中,未來跑步,真的可以不用帶錢。
前香港半馬拉松青年紀錄保持者、香港3000米障礙賽青年組紀錄保持者、Nike Running Club Head Coach蘇凱男跑齡超過二十年,中學年代已經開始跑步,回想那個未有智能手機的年代,蘇凱男說發生了不少趣事,「當年坐地鐵要用儲值車票,又怕跑完步要買飲料,於是每次跑步,都會袋儲值車票以及一張二十元,以備不時之需。年輕時為了提升表現,會去參加很多比賽,慶幸勝出了一些比賽,獎金是即場發放的,試過有一次教練發放獎金時,給我一張大面額的紙幣,要我找回餘額給他,但全身只得那張二十元,情況有點尷尬。」
雖然今天已很少出賽,但蘇凱男認為跑步還是愈輕巧愈好,「基本上帶愈少東西愈好,不想帶太多成為負累,以前未有智能手錶,還會帶少量金錢,而家有了Apple Watch,例如跑完步想買飲料,或是想跟跑友一齊去餐廳吃點東西,很多地方都接受Apple Pay感應式付款,完全不用接觸現金。甚至不是正式訓練時,平日casual run時用Apple Watch已可聽歌,連手機也不用帶,科技愈進步,跑步所需裝備就愈輕盈,戴一隻錶就做到所有事情。」
安全代碼成支付關鍵
最近Visa就在美國做了一項名為Sweaty Money調查,訪問了接近一千名成年人,當中有四成九被訪者表示,試過至少一次在運動前後想買東西,結果卻因身上沒帶任何付款工具或現金,而出現無法完成交易的尷尬情況;而五成七被訪者表示,為了確保可以在運動期間購物,會將手機、信用卡或現金放在鞋、襪、底褲、運動胸圍中,所以當六成被訪者聽到穿戴式裝置(wearable device)可以加入支付功能後,都表示躍躍欲試。
為了方便一眾喜歡運動的用家,Visa於美國夥拍Garmin及FitBit兩大運動手錶製造商,在他們下一代的運動手錶中加入支付功能,跑步時運動手錶不單擔當數據檢測,還可以直接一拍付款,Visa香港創新產品總監何俊傑解釋,此設計最重要是要解決安全問題,「透過Visa的代碼化(Token)服務,所有信用卡的敏感資料會轉化成十六位代碼,即使交易中途被截取,對方也無法使用代碼完成交易。手錶還加入密碼功能,就算手錶被盜,對方沒有密碼也不能開啟手錶使用,雙重保障令用家安心。」
連手錶也不用帶
有報告指出,到2020年將會有20億件物件可以連上物聯網(Internet-of-Thing),何俊傑表示,「簡簡單單一個水樽,一隻戒指,已經內置上網功能,到時做運動可能連手錶也不用帶,但正因方便程度提高了,保安問題就更要重視,有了Visa的代碼服務,才可以確保所有交易在安全情況下進行。」
對於這些新服務,蘇凱男表示歡迎,「我都有一隻Garmin專業級運動手錶,訓練時如果要求高一點,想檢測更多數據時,會選擇配戴它來跑步。未來加入付款功能的話,也會考慮選用。」對於無現金支付,他也認同何俊傑的說法,「安全是最首要考慮,其次才是方便,始終涉及金錢,不希望中間有任何損失,付多了錢或者給人偷走了錢,只要解決了安全問題,我個人來說喜歡無現金支付,乘車時可以多幾個選項,可以做到完全無現金就最好。」
他也笑說今時今日再勝出比賽,已沒有了找錢的煩惱,「即使同朋友食飯,現時亦多了方法,可以在手機中夾錢,如果現時勝出比賽,其實可能透過手機app,直接將獎金過賬到我的銀行戶口中,不用擔心找錢的問題,就更加方便。」
(部分資料由Vis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