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7日

【信報月刊】與藝術談了一輩子戀愛 鄧宛霞情歸京崑

藝術是鄧宛霞的生命,舉凡西方的鋼琴、芭蕾舞,東方的琴、棋、書、畫均曾涉獵,自稱與藝術談了一輩子戀愛,從未想過移情別戀從事其他職業。近年,她回歸傳統,領悟到生命的行住坐臥皆是藝術,致力推廣唱唸做打融為一體的京崑戲曲。--本刊總編輯 鄧傳鏘

胡琴、鑼鼓是鄧宛霞小時候熟悉的聲音。六歲的時候,父母已送他到香港老藝人開的春秋戲劇學校,隨粉菊花、鄒來儀、祁彩芬等習京劇。父母對於鄧宛霞兩姐妹的藝術教育採取中西合璧的方法,姐姐主力學芭蕾舞,鄧宛霞主力學鋼琴。後來,鄧宛霞留學法國、瑞士,在日內瓦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系畢業。留學的那一段經歷,堅定了鄧宛霞後來回歸中國藝術。

鄧宛霞十歲時曾到北京參觀戲曲學校,自此就一直有一個心願接受有系統傳統的中國戲曲訓練。「當時在學校內目睹小孩整齊地踢腿,我被那種嚴謹的紀律、向上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了。」

八三年中英談判,香港掀起移民潮,留學歐洲的鄧宛霞卻反其道而行,北上隨崑曲大師俞振飛學藝,向著名武旦藝術家張美娟習武,八五年還正式拜俞振飛為師。中國人的師徒仿如父子,老師身兼傳道、受業、解惑的責任。「中國的藝術與人生不是截然二分的,藝術會滲入你生活裏面。徒弟跟師傅,不只學他的藝術,還接受他做人處事方式的熏陶。」她欣賞的是俞振飛老師的儒雅、學識的淵博。

終於圓了北上學藝的夢,雖然物質條件很差,卻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我有時住在戲曲學院,有時住在京劇院,他們特別在小辦公室闢了一個小地方,放一張枱一張鐵床作為睡房。由於沒有空調,夏天一覺醒來,要拿一盆冷水潑面,冬天時幸好張美娟老師送棉裌,才能度過嚴寒。」

創立京崑劇場推廣冷門藝術

出身香港富裕之家的千金小姐,就在那樣的環境下學藝及巡迴演出。「當時有很多港人移民,他們覺得我黐了線才會北上。對我來說,香港生活雖好,卻連一個練功的空間都沒有。到了上海,老師在身旁,每天上課完後就到劇團演出。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每天在藝術上都有進步。內心很快樂!」

北上學有所成,1986年她在香港創立「京崑劇場」,以演出製作、普及推廣、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形式,30多年來默默推廣京崑這一冷門藝術,視金錢回報如雲煙。

原文請閱十一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