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10日 時事脈搏 港聞

李家超:輸入人才計劃已收逾10萬宗申請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本港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在推出半年內反應踴躍,截至上月底已收到超過10萬宗申請,幾近每年輸入3.5萬位人才目標的3倍,他形容數字充分證明本港對於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但無透露最終獲批人數為何。李家超上月底受訪時曾指,今年首5個月已收到超過8萬宗申請、當中有近6萬宗獲批。

李家超今早出席《信報財經新聞》舉辦的「信報50周年呈獻: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時表示,世界地緣政治風險日新月異,而環球經濟環境亦陰晴不定,本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難免受波動影響,但認為憑「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及多年以來建立的穩健金融體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始終屹立不倒,並獲國際廣泛認同。他指本港於金融業優勢明顯,所以須擔當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綠色項目的重要角色,為國家以至亞洲的綠色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李家超重申,發展本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屬於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的重要方向,而發展文藝交流亦是提升本港整體競爭力、吸引人才來港的重要一環。他形容環球主要經濟體在經歷近年挑戰後,均正各出奇謀急起直追,本港面對百家爭鳴、不進則退,故須凝聚力量全力鞏固本港國際競爭力,「說好香港故事、團結社會、共建香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