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4月2日

【信報月刊】和黃醫藥突破「三不」抗內捲

【本刊記者李俊杰、總編輯鄧傳鏘】和黃醫藥憑抗癌標靶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衝破中國行業的「三不」(用不上、用不起、用不好),開始進入豐收期。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蘇慰國博士不敢自滿,皆因明白內捲嚴重,美國《生物安全法》恍如緊箍咒。但有危有機,他強調,只要堅持創新技術的投資,就能在國際醫藥舞台佔一席之地。

和黃醫藥2023年扭虧為盈,純利逾1億美元,讓仍在虧蝕的同行羨慕不已。公司進入盈利大直路?言之尚早。實事求是的蘇慰國揭開謎底,去年純利主要歸因於日企武田製藥所支付的呋喹替尼全球獨家許可費,公司仍要努力。

「2008年金融海嘯,非常艱難,我們差點要關門,如今戰事頻頻、國家競爭、(對中國企業)不友好的環境,時間可以很長,情況更加複雜。」蘇慰國直言挑戰重重。

坊間常常過分樂觀,認為中國市場規模大,可養活眾多企業,實情剛好相反,蘇慰國甚至指藥業早已內捲。「過去十多年,即使走得最前、產品最多的企業,能實現盈利的卻非常少。」他提到,已有產品在手的,若參與內捲,價格下跌,利潤變相微乎其微,靠薄利多銷模式養活公司及研發團隊是非常困難的事。

藥企如何避免內捲?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盈利?蘇慰國認為這是中國藥企迥避不了的問題。作為和黃醫藥的藥品研發領軍者,他十分肯定地給出答案:開發核心技術,研發獨特兼無法被複製的產品,才能跨過內捲深坑。

和黃醫藥在創新藥研發有底氣,因研發團隊在蘇慰國帶領下,擁有業內首屈一指的藥物化學能力,能夠利用設計、改造分子結構等技術去優化小分子性質。公司不負眾望,耗時11年研發出代表作──呋喹替尼。此藥2018年先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惠及逾10萬名中國患者,近兩年貢獻公司過半收入。

呋喹替尼是現金牛,更是里程碑。「中國人口達14億,每年新增患者佔了全球的25%,全球最多。對癌症藥物需求殷切……然而從前中國主要用仿製藥。」蘇慰國向記者概括了中國患者對於創新藥物的三大困境:首先用不上,藥物總是先在歐美上市,其後才到中國,審批要好幾年;其次是用不起,只因藥物太貴;最後是用不好,臨床實驗志願者是外國患者,所得出的不良反應、藥效、劑量等數據,對中國人未必最好。

原文請閱4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