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3月28日

【信報月刊】負財富效應顯現 經濟陷惡性循環

【本刊記者李潤茵】被視為「中國大好友」、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早前發表「香港玩完論」,港府力斥唱衰的言論,強調經濟前景光明。然而,近年股樓持續在低位徘徊,已導致港人財富蒸發近8萬億元,一旦無法走出「負財富」泥沼,不但打擊消費信心,更蠶食社會投資能力,經濟恐陷入惡性循環。

所謂「負財富效應」(Negative Wealth Effect)是經濟學理論,簡單解釋就是「當人們覺得自己變窮,便節省多些,沒心情去花錢」。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香港在1998至2003年間便曾經歷「負財富效應」,因為當年負資產已經極端到被銀行call loan(催還款),「當時人們持兩層樓,真是投資用途,豈料樓價大跌,同時收入又跌,所以許多人層樓變負資產,即使虧損都要沽」。

20年後歷史會重演嗎?麥萃才認為,除非影響心情,否則實質影響有限,一來、全港六成物業已經供滿;二來、目前失業率僅2.9%,即使物業成負資產,只要維持收入,也會如常供樓及開支。

另一邊廂,金管局強調,目前按揭貸款拖欠率,仍然處於低水平(行業整體為0.08%;九成按揭為0.02%),最新負資產數量約2.5萬宗,跟最高峰2003年超過10萬宗,更不能同日而語,當年如何走出「負財富」?答案是靠自由行。

隨着社會環境變遷,今時今日「負資產宗數」都只是「技術性指標」,因為「並非等於負債」,麥萃才解釋,皆因真正掌握,起碼需要「銀行的呆壞賬」——那麼,現在究竟有沒有「call loan潮」呢?

表面上,金管局數據指向「沒有」,說法是「如果繼續供(款),銀行不會call loan」,在住宅市場是成立;實際上,「對於商業借貸,銀行除看抵押品價格波動外,還會視乎客戶生意、現金流來估值。」

陸庭龍可能是全港最早嗅到「call loan潮」的人。他現為鴻鵠家族辦公室行政總裁,曾任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逾十載,在金融界打滾超過30年,接觸許多高淨值人士。

簡單而言,他原本是幫這批有錢人部署如何「使錢」(投資金融產品),豈料自去年初,他們卻反過來問這位Banker,有沒有渠道「借錢」,職業觸覺告訴他:「(本港)銀根沒表面那麼鬆動!」

為什麼老闆不約而同地「撲水」呢?一般而言,商業借貸都有仔細條款,假設5年貸款,銀行本來就會每年審核(Review),陸庭龍透露,實際上會「視乎需要」,特別是經濟差,「銀行現在最擔心什麼呢?就是借款人還不還到錢」。

原文請閱4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