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7日

【信報月刊】探索廢墟 尋找都市靈魂

【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作者鄒頌華】這兩年多被困在香港,漸漸重拾一些嗜好──探廢。最初開始旅遊寫作時,經常會選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去探索,當中也包括一些廢墟。這裏說的廢墟不是已開闢作收費觀光景點的羅馬廢墟,而是一個地區或城市之中枯萎了的、被人遺忘的廢村、廢工廠,甚至是人去樓空的住宅。在城市面貌瞬息萬變的香港,其實也有不少廢墟悄悄地在暗處自生自滅,直到近年大家坐困愁城,無處可去,探廢熱潮興起,才進入較多人的視線之中。

在外國,「探廢」叫做urban exploration,即都市探索,後來也出現urbex、和building infiltration等用字。多年前已有人研究探廢背後的「心理地理學」(psychogeography),為何有些人「正路」不走,偏偏要冒險潛入廢墟?這些險,有些是身體上的(在潛入時受傷),有些是法律上的(如擅闖),為何仍有那麼多人願意承受這些風險,也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探廢是深層的城市解讀

我在今年開始密集式探廢時,才真正思考這些問題。與一般負責任的旅遊一樣,探廢界也有約定俗成的禮儀——不毀壞任何東西,不可帶走廢墟中的任何物件,要不留痕跡的蹓躂和離開;可以拍照,但不能公開地點,以免加速廢墟損毀速度和程度。正是有緣的,又肯做功課的,自然會找到,也更會珍惜每次探廢的經歷。

每個人探廢的原因不同,有些純粹滿足好奇心和打卡,以及發現新廢點的快感。而根據「地理心理學」,有些人嘗試在這些靜止了的「異次元空間」中,從蛛絲馬跡中細讀一個地方的歷史,以及尋找那份失落之美。我自己也有以上兩個目的,此外,在闖進充滿未知的場域,甚至爬過重門深鎖的大閘時,總有一種挑戰權威的快感,這也許是我在這個鬱悶的城市中作出的一點點反抗。

很多人會把探廢與飛躍道和塗鴉相提並論,並視之為反社會行為。它們之間的確有關連,如探廢時即使沒有飛躍道的身手,也必須膽大心細手腳敏捷;在廢點中的確常常會看到塗鴉,我會將之解讀為對城市的深層理解,也是對時代的吶喊。光鮮的都市表面容不下與主旋律不一樣的情緒,唯有在這些都市的邊緣空間,才能看到暗湧和實相。

但我不能認同這些是反社會行為,相反,探廢可以直視一個城市的肌理和靈魂,她過去的遭遇,所承載的記憶,僥幸沒有毀於推土機之下,而探險者就像歷史學家對待原始檔一樣,當他們穿越這些廢墟時,會珍而重之地檢視,滿足了好奇心後,不帶一片雲彩地走。

原文請閱6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