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3月28日 地產新聞

黃建業料今年樓市價穩量升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稱,本港住宅交投已經於2023年及2024年錄得兩連升,但是近期的樓價卻出現「三背馳」的情況,樓價走勢與成交、租金及股市背馳的現象。反映樓價偏離常軌,主要是受到高庫存及市民對經濟前景信心的影響。

不過,他表示,房屋政策支持,加上樓價「三背馳」,吸引投資客開始入市,過去一年一手大手客入市個案按年急升近8倍,涉及單位數量按年增加近10倍,可見住宅物業的回報已開始吸引投資者入市。

黃建業相信,受惠新一年眾多利好因素,投資客將持續入市,令樓價於逐步找到「支撐點」後回穩,預期樓市全年將現「價穩量升」,新盤成交量有望創出歷史新高。

他指出,在眾多利好因素之中,三點最值得留意。首先是資金的流入。息口是影響資金流動性的最大因素,息口愈低,愈多資金流入市場。此外,亦要留意物業的庫存量。數據顯示,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包括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熟地)、已落成未售出單位數目(現樓貨尾)、建築中未售出單位數目)於去年第四季合共錄10.7萬個單位。隨着賣地減少,相信未來一手私宅潛在供應或見頂回落,長遠為樓市帶來支持。

隨着庫存高峰回落,新盤定價與二手樓價的差距開始縮窄。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今年首季(截至3月24日)新盤溢價錄-8.6%。由於現樓貨尾量仍然高企,相信「負溢價」短期持續,但是有機會再度收窄,紓緩二手樓價的壓力。

黃建業認為,利好因素湧現,投資者有望更積極入市。相信樓價將會逐漸試探,並找到支撐點,跌幅逐步放緩,今年內或回穩,由連續兩年的「價跌量升」,轉為「價穩量升」,除非外圍政經環境出現重大的變化,否則樓價進一步大幅下跌的機會不大。

如果想樓市加快復甦,黃建業建議政府再提出有效措施,吸納資金來港置業;加速去庫存,增加發展商恢復買地的誘因,增加庫房收入。他提出三個具體建議,包括為投資移民拆牆鬆綁,建議投資移民全面放寬至任何樓價的物業,樓價全數計入投資額,鼓勵買樓可以移民。另交易完成後才繳付印花稅,建議放寬印花稅延至交易完成後才需繳付,讓置業人士有更大的彈性來運用資金,有助減輕短期資金壓力。另外,設立跨境「購房通」,亦即是中港兩地互聯互通機制的「購房」版,「購房資金通」讓兩地居民可以在兩地購房,並便利內地人才落戶香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