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2月26日 地產新聞

財政預算案2025丨四大代理料細價樓成交增兩倍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於物業市場最矚目的可算是把100元從價印花稅,由物業價值300萬元擴展至400萬元或以下。四大代理表示,政府調整印花稅門檻,確為買家於置業初步減少成本99%,預料有效激活物業交投,引爆市場期盼已久的「樓市小陽春」,估計下月400萬元或以下成交可按月增加逾2倍。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預期,《財政預算案》從減供應和減印花稅,以刺激樓市成交,屬救市的第一步,預料有效激活物業交投。以購入400萬元物業為例,買家原需繳付6萬元釐印費,新措施下只需付100元釐印費,的確為買家於置業初步減少成本99%,相信此舉將刺激400萬元或以下的上車盤成交,甚至居屋二手市場亦將受惠。估計3月4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成交,可按月增加逾2倍。

陳永傑表示,救市力度可謂一年大過一年,惟過去3年的救市措施,未能扭轉樓價跌勢,3年樓價累跌24%。樓價下跌,成交量繼續低位徘徊,市民甚至發展商入市意欲減,令庫房其中的兩項主要收入,即賣地收益及物業印花稅收入大跌,面對龐大的財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亦不敢怠慢,從供需雙軌穩定樓市。

《財政預算案》亦有提及人才輸入計劃接獲43萬宗申請,當中到港的已達18萬宗。陳永傑指出,受惠於人才輸入,中價以至豪宅物業的成交量及租金皆見增長,財政司司長今日亦透露會推出一系列優化投資移民措施,相信將可為豪宅市場帶來新一輪支持。而寬減差餉,可減輕一眾業主的負擔之餘,亦可增加投資者的入市意欲。

有見商業樓面需求降低,今年將停推商業用地,相信有效穩定商業樓面的供應。而私人住宅單位在未來5年的平均每年落成量估計超過1.7萬個,較過去5年的平均數減少約8%,陳永傑指出,不論住宅及商業用地,政府亦有意減少供應,給予市場信心。未來5年,8萬個私營住宅供應,當中65%來自北部都會區及東涌新市鎮,暗示市區供應將買少見少,該區物業價值更看高一線。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馬泰陽以「驚喜」來形容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料措施減輕入市負擔,有助吸引置業人士上車,利好住宅交投。受惠樓市政策、近期樂觀的投資氣氛;加上發展商已積極推盤,預料接連的利好因素會引發購買力,並引爆市場期盼已久的「樓市小陽春」。

馬泰陽預期,在新印花稅安排下,今年逾300萬至400萬元的住宅註冊量有望升至1萬宗,按年升幅超過兩成,屆時將創自2016年後的9年新高。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預計,措施有助刺激細價樓交投增加約15%,進一步催旺近期已轉活的樓市,並會帶來連鎖及複式效應,先是增加交投量,繼而令樓價逐漸轉穩,最終達至整體樓市邁向健康穩定的發展。

他稱,近日一手新盤銷情理想,首批紛紛沽清,小陽春已經醞釀,相信配合是次放寬印花稅,3月的樓市「小陽春」將更見明顯。

為了解市民於預算案後的最新置業意向,香港置業於預算案公布後,以問卷形式進行最新「財政預算案後置業意向」調查,成功收回有效問卷共145份。結果顯示,逾六成 (62.8%)受訪者認為有受惠於預算案房策;同時,有47.6%受訪者有意置業上車,其次有29.7%換樓,至於作投資用途的亦佔22.8%。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雖然投資移民政策的放寬未如市場預期,但宣布調低從價印花稅的稅階,可謂驚喜超預期,相信放寬從價印花稅對整體樓市有正面影響,不論是上車或投資,均有助減輕置業成本,並推動物業流轉,樓市小陽春即將爆發。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