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產業界有指近來銀行對按揭業務不積極,上周金管局連同銀行公會幾家主要銀行開會,獲多家銀行承諾,可在收齊客戶文件後,在兩星期內發出按揭申請結果。不過,承諾是否代表銀行對按揭業務轉為積極,仍有待觀察。
2月港府撤辣後,一、二手市場成交量曾一度轉旺,但踏入5和6月,成交量已見放緩。有分析認為原因與銀行近月對按揭業務不積極有關,包括銀行審批按揭速度放慢,甚至向客戶表示:「暫時額度已滿」等。
雖然銀行高層在公開場合一直表示業務如常。不過,客觀數據顯示,銀行對按揭業務的確不如往年積極:
時段 | 按揭取用金額(億元) |
2021 上半年 | 1787.5 |
2021 下半年 | 2207.4 |
2022 上半年 | 1529.1 |
2022 下半年 | 1512.3 |
2023 上半年 | 1223.1 |
2023 下半年 | 1160.6 |
2024 上半年 | 930.7 |
今年上半年住宅成交註冊金額約242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427億元相若,但按揭取用金額大致只為去年同期的四分三。可見市場上「銀行收緊按揭」的感覺,有一定事實根據。
在金管局與三家銀行代表會面後,最少已有6家主要銀行表明,可在收齊客戶文件後,兩周內會發出按揭申請的審批結果通知。初步可視為銀行業界向市場放出「沒有收緊,業務如常」的訊號。
不過,什麼是「收齊客戶文件」,並沒有完全客觀的標準,大有演繹的空間。對於現時/即將申請按揭的客戶來說,更不宜預設銀行一定可在兩星期內批出按揭。準買家不妨向賣方爭取較長,例如60天的成交期,以免按揭申請出現阻滯,影響交易。
客觀來說,在市場反映及金管局表態之外,利率因素可望促使銀行對按揭業務轉趨積極。在美元減息的預期下,本地定期存款利率、拆息都出現偷步下跌。例如一個月拆息在7月中大概在4.6厘水平,上周五已回落至4厘以下。如情況持續,銀行按揭業務的回報可望有輕微改善。如9月之後,美息下調,帶動銀行資金成本下跌,銀行的按揭胃納可望回升。
葉敬誠
宏亞按證助理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