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就是港人北上消費,根據入境事務處最新數字,7月1日至29日,港人北上的數字約469萬,平均每天約16萬。
傳媒廣泛報道,並且大肆喧染,造成一個感覺,好像港人北上消費是一個新現象,並且構成對香港內部消費有嚴重影響。不過,筆者想指出,其實這個數字相對從前,沒有什麼大不了。疫情及黑暴之前的2018年,港人經陸路北上出境人次約1.18億,平均每天約32萬。7月的平均數16萬,其實只是大約一半。真正問題是入境香港的內地旅遊人士,7月同期只有約231萬,平均每天約8萬人次。之前2018年的7月平均每天入境人次約32萬。
從上面可以看到,北上消費的香港人恢復一半,但南下香港消費的內地人,只是恢復25%。所以問題的核心是我們應該怎樣增加競爭力,吸引外來的遊客。
最近筆者在上星期六和星期日,專誠北上一次,嘗試考察包括深圳和廣州最具影響力、人流最多和生意額最高的7個商場,並且以此比較香港的商場。
所參觀的七個商場,都有集體運輸系統直接到達,商場與地鐵站無縫連接,其中有些更是幾條鐵路線交接的轉乘大站,所以人流極多。這些商場的平均人流每日基本都能超過10萬人次,假日更會翻倍;其中,廣州的天河城,更加是差不多可以達到18萬。商場雖然生意興旺,但似乎香港遊客的因素影響不大,主要人流還是內地的消費群體。
內地熱門城市人口眾多,所以一般大型商場都超過10萬方米,例如深圳萬象天地和深圳壹方城,更達到23萬和36萬方米。基於面積巨大,這些商場都擁有眾多創新品牌、奢侈名店、大眾化購物中心、各式主題區域、潮流餐飲、設計獨特的空間(包括露天街區、中庭和綠化設施等)、藝術和其他等,可謂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不過,香港的一些有名商場,例如海港城、太古城、圓方、新城市廣場、又一城等,絕對不遑多讓,並沒有給比下去。
筆者看到兩個問題,是我們需要想辦法改善的。第一就是服務態度,在內地消費,不管消費多少,都會得到貼心的服務,有時甚至一些特別困難的問題,服務員都會細心努力幫忙解決。這個超良好的服務感受,香港是不容易遇到的。其實這點只要香港人齊心協力,不難做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另外一個就是消費體驗的質量和價錢的性價比。很多年前我們消費體驗的質量,相對內地是超前甚多,亦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可以設定一個價格水平,是內地的兩倍、三倍甚至更多。不過,這真的是很多年前,最少超過10年。近年內地提供的消費體驗,已經最少與我們在同樣的質量水平之上。甚至因為內地空間更加廣闊,可以提供一些我們無法做到的服務,例如一個超巨大的中庭花園,或者一個擁有全方位藝術設施的消費街區等。
說到價錢的性價比,如果撇除進口的奢侈品牌,同樣的服務或者產品,現在在內地最高級的商場,可能都是香港一半左右的水平。同樣的質量,但性價比差別巨大,試問消費者又會怎樣選擇。
如果要跨過萬水千山,才能去到另外一個消費區,當然市場就會造成分隔,但現時我們有高鐵和各式各樣的交通網絡,香港與大灣區已經輕易融為一體,所以我們消費服務面對的挑戰是十分巨大的。
不管怎樣說,作為香港人,我們是沒有選擇,只能團結一致,創新再創新,努力再努力,維繫香港作為中國的最先進國際城市。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