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2月14日

為顛覆而顛覆

筆者最近有機會再次遊歷法國巴黎,喚起了多年來法式建築物、古蹟、博物館、市集和名勝等的美好回憶,雖然累積多年的重複遊歷經驗,但每次都抱着一個新態度去感受法式風情,往往總是充滿驚喜。這次在參觀的清單上有不少新景點新事物,其中一站是Bibliotheque National de France;但清單上有一建築物10年來都抽不到時間朝聖,今次終於上網預約入場慕名朝聖,就是由美國著名建築師Frank Gehry多年前所設計的LV Foundation。

該建築設計再次是Frank Gehry的Signature設計,以不規律的外層表皮作為不平凡的表達,猶如將許多紙張屈曲擺脫生硬的直線,達至不理性不規矩的不羈狀態。在這建築論述下任何人都會明白到為何LV總裁當年會甄選以解構主義見稱的Frank Gehry作為總建築師,也絕對明白LV Foundation為何要以不妥協的姿態展現建築物的特性,當中的暗喻當然明顯與品牌創新具前瞻性有關。

大概10年前,有許多歐洲知名品牌,紛紛設立不同的Foundation,作為品牌以外的藝術空間博物館,銳意透過一個建築空間推動藝術設計,從而帶動社會良心及穩健品牌形象,例如意大利Prada的Prada Foundation,由荷蘭OMA Rem Koolhaas操刀;LV的LV Foundation,由美國Frank Gehry操刀;Cartier則由法國Jean Nouvel執筆,當時亦冒起一連串的時裝品牌酒店,如Giorgio Armani的Armani博物館及酒店,展覽空間舊翼由日本安藤忠雄設計;Bulgari品牌的Bulgari酒店等。

LV在10年前挑選美國著名建築師Frank Gehry,是寓意帶領LV品牌到一個極端的前瞻性,以一個不平凡、顛覆傳統的方法去展現一個博物館,而該博物館是以Foundation形式去營運,顧名思義就是以推廣藝術為主,以及提供一個創新的空間給不同階層風格的藝術家,能夠向大眾展示他們的設計理念和藝術作品,當中沒有任何LV自身品牌的元素,亦絕不是一間出售LV最新的產品的LV旗艦店,這個就是以Foundation開博物館的一個理念。若你帶着參觀LV 店舖的期望去參觀Foundation則大錯特錯,皆因以上所述的Foundations都是藝術展覽空間。

筆者這次踏足Frank Gehry的作品,再一次體驗到Frank Gehry作品有他的獨特之處,尤其是後解構主義的先驅前瞻性。雖然選址在地段上不是巴黎市中心,而是位於有新凱旋門之稱的新區金融中心La Défense,雖然不算是極佳的地段,但旁邊卻有不少的園林和遠景,甚至動物園,可以遠眺La Défense和巴黎的遠景。無奈Frank Gehry用非常傳統的手法將不同的功能重疊起來後,猶如疊高不同大小體積的積木後,再將繁複不規則的鋼架結構重複加插於建築物的外形,在建築物基本體積上作出不規律的裝飾。

這種手法可能對於首次參觀Gehry Design人士來說是非常獨特,否則就會感覺到許多不必要的玩意……完全感覺到過分雕琢、為顛覆而顛覆、為反傳統而反傳統。當然設計後有許多後加的形容詞概念,可以說是驕陽中的旗幟,又可以說是揚帆出海中的旗艦等。儘管什麼的解說,都不能令參觀者感覺到為奇特而奇特、為標奇立異而標奇立異,更將許多不必要的鋼架結構反覆地展現在外牆上,將所有的景觀一一阻擋,令重點的展覽空間變得零零碎碎,連接的走道亦怪怪地連接起來,令circulation動線非常繁複,經常要走回頭路之餘,亦沒有連貫性,沒有一個能夠暢順不走回頭路的展覽空間,造成許多遊人排隊乘電梯亦不想折返;所以為了支撐不規則的外形而選用大量鋼鐵結構,許多遊人認為是多此一舉的,目的只是矯揉造作,甚至乎是浪費金錢的一種做法。

總括來說,多年後再訪大師級的建築,由於人的個人歷練加深,目光亦遠大了不少,對多位大師與個別客戶之間互相善用的微妙關係,可以參透許多哲理,所謂各有所求,以上的建築成果就是一種「需求」定律,不平凡的客戶就要不平凡的建築風格;這就是過去20年國際建築現象的癌症。簡單而言「為突出而突出、為標籤而標籤化」 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建築現象,這批大師現時大多已年紀老邁,有幾位已不幸過身,在商家眼中已失去公關意義,且看羅浮宮的大改建項目去向如何……無奈LV Foundation此行失望而回,感覺上LV只希望製造話題「Hitting the Headline」多於真正去研究去締造出一個融入人與環境的展覽藝術空間,不但不能表達LV精神;反之,表達出一種非常膚淺,為突出而突出的國王新衣。

何周禮
何周禮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及董事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