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5月22日 地產新聞

甯漢豪:北部都會區已知或預算項目開支逾2247億

政府現正全力推展北部都會區,當中有多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書面回覆立法會質詢披露,北部都會區已知開支或預算的項目,涉及金額逾2247億元,單計古洞北/粉嶺北、新田科技城等4大區的收地開支合共已經達1215億元。該局會積極利用市場力量,探討引入「片區開發」的模式。

立法會選舉界議員林筱魯關注北都各發展項目的開支,以及政府如何制訂簡化行政流程及減少市場風險的措施,從而減省發展北都的成本及增加市場回標的積極性。

就林筱魯提問的各部分,發展局回覆的資料顯示,就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流浮山、新田科技城、落馬洲河套區、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鎮及馬草壟合共9個新區已知預算2248億元;其中,逾半來自收地,涉1218億元,分別是新田科技城(涉426億元)、古洞北/粉嶺北(涉344.6億元)、洪水橋/厦村(涉319億元)等。

在地盤平整及基建開支方面,則佔約993億元,佔整體開支44%,詳細設計及研究則分別佔31億及6.1億元。當中除了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及落馬洲河套區外,其餘地區仍然在相對前期階段,部分如新界北新市鎮、流浮山連詳細研究均未進入,故此未有進一步工程造價及收地開支,日後總開支料進一步大幅增加。

甯漢豪指出,在相關研究或設計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方能就該等項目的開支作出較為可靠的估算,而新發展區內原址換地申請是否成功,政府是否交由市場企業按政府要求承包較大規模的土地發展,即「片區開發」模式,均會影響政府為新發展區的收地和工程承擔的開支及有關估算。

甯漢豪補充,提速發展一直是本屆政府的工作目標。政府已在2023年修訂法例,精簡與發展相關的法定程序,以縮短開展新發展區工程前所需的時間。法例修訂後,新發展區由開展研究至首批土地完成平整的時間,可由過去約13年減至約7年。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