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續於10天線位置爭持,埋單報20567點,微漲61點;全日波幅只有187點,跟10月8日的2139點可謂差天共地;主板成交金額降至1162億元,僅及高峰時逾6000億元的19%,足證港股在美國大選和聯儲局議息兩項重要事件前觀望氣氛濃厚。
美國今次將誕生首位女性總統抑或就任時最年長總統,究竟對當地以至全球政經帶來多少影響,暫都純屬推測,惟能夠肯定的是財政進一步惡化。截至9月底止年度,聯邦政府赤字達1.83萬億美元,列入歷來「三甲」,且由於總負債超過35.7萬億美元,利息開支突破萬億大關,淨利息支出8820億美元,已比國防所需更高。兩名候選人卻沒有把焦點放在解決負債問題之上,假如他們真正代表民意,則美國朝野似乎皆認為近年急增的債務不值得討論。
其他投資者當然另有看法。金價2024年強勢畢呈、特別於美元上升之際仍連番破頂,令不少分析員大跌眼鏡,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對此給出簡單的解釋,就是美元支付體系正在崩壞。
「去美元化」近年成為眾所周知的主流趨勢,背後關乎政治環境改變,例如金磚集團崛起,尋求建立非美元交易系統之外,聯邦政府揮霍無度亦是原因。美國除了一再量化寬鬆,從未由節流方面埋手,疫情時又「派錢」救經濟,使負債急速膨脹,發債規模遂持續增加,事實上,海量供應且「發債體」赤字累積,縱違約風險極低,也需給予更高息率才能獲買家青睞,這正導致即使不涉地緣因素,包括央行在內的投資者都減持美債。
美債漸不受歡迎(或發行成本調高)相信是誰入主白宮同樣無法扭轉的趨勢。必須補充,於尚未找到替代品前,美元霸權地位喪失也許就像地球溫度上升般緩慢,且暫難斷定美滙亦會受累反覆下行,畢竟滙價涉及另一個國家或經濟體貨幣的表現,單從息差角度而論,則美滙短線仍有望維持偏強。
聯儲局本周議息,聯邦基金利率調低0.25厘應是對市場衝擊最細的選項;由於通脹難再大幅下跌,投資者預期2025年寬鬆步伐已沒第三季時樂觀,國債孳息率自谷底抽升,相比其他主要貨幣更具吸引力。附【圖】所見,美滙指數10月初企穩100關後迅速攀上105水平,單月飆3.17%,屬2022年4以來最勁,近日指數略為回吐,正考驗200天線支持,估計息差優勢因素大致反映,若果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今次續釋放「鷹鴿兩可」態度,美滙預料進入一段橫行整固期。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