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4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日超鴿美更鷹 圓滙恐再貶值

歐洲通脹高燒未退,繼德國上月調和消費物價指數(HICP)意外加快至9.3%後,法國剛公布的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更凌厲,按年漲幅達7.2%破頂,對歐洲央行更積極加息的預期火速升溫。

貨幣市場首次反映,歐羅區利率於2024年2月攀至4厘才見盡頭,較年初普遍預測的3.5厘為高。在美國聯儲局本月會議加息提速到0.5厘的機會漸增之際,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重申,有理由相信3月16日會議將加息0.5厘。

央媽們面對通脹壓力,只好「放鷹」應付,唯有日本例外。日本1月份核心CPI升幅達4.2%,再創41年新高,惟準備接任央行行長的植田和男(Kazuo Ueda)擺出與現任行長黑田東彥一樣的鴿派取態,表明刺激措施利大於弊,通脹趨勢必須顯著上升,才會考慮收緊貨幣政策。

日央行去年12月第三次調整孳息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YCC),設定10年期國債目標收益率為0.5厘,曾被視作「轉鷹」,迄今卻「全無下文」,日長債息踏入2023年多次升破官方「上限」,迫使央行不斷買債壓息,持倉愈來愈巨大,投資者似乎正押注此舉「不可持續」,債息過去兩星期一直於央行0.5厘目標水平反覆,周五又現突破,一度高見0.504厘。

黑田東彥任期到4月8日屆滿,下周五(10日)舉行的議息會議屬「臨別一擊」,相信不該有重大動作,索性把貨幣政策轉向這燙手山芋留給植田和男處理。彭博調查顯示,八成受訪經濟學家預料植田在4月底接棒初期將「按兵不動」,估計6月推出緊縮措施的比例亦未夠一半(約41%)。

短期而言,日央行超寬鬆貨幣政策仍難改變,假若連YCC也「不動如山」,相比美國聯儲局和歐央行的加息終點持續上移,息差擴大勢將限制日圓表現,前景不言而喻。

附【圖】所見,日美10年期國債息差自去年10月谷底反彈,同期日圓從151兌1美元大幅升值,到今年1月16日升抵127.23便無以為繼,之後市場意識到聯儲局加息抗通脹效果恐未及預期,日圓2月至今更走出一波約7%的跌勢;由於日美息差與圓滙近年亦步亦趨,相關系數達極高的0.84,當兩國貨幣政策更加南轅北轍,日圓年內再度回試150的機會不容抹殺。

參考期權市場部署,日圓3個月期逆轉利率(Risk Reversal,計算相若認購與認沽期權波幅差)由2月中開始急速滑落,最新降至負1.645,愈發逼近多年低位負1.8,佐證投資者看淡圓滙情緒日濃。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