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15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美企恐盈利衰退 港再有資金流走

日前Refinitiv IBES根據已發布業績的344隻標普500指數成份股推算,標指去年第四季盈利按年下跌2.8%,估計今年首季和次季分別再回落3.7%及3.1%。標指涵蓋最具代表性的美國公司,指數盈利減少,代表企業平均獲利下滑,包括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師威爾遜(Michael Wilson)在內等專家形容,美企開始呈「盈利衰退」(earnings recession)。

所謂盈利衰退是引用市場普遍接受有關宏觀經濟(GDP)衰退的定義,假如Refinitiv IBES的預測成真,美企便確認陷入盈利衰退。據Refinitiv IBES分析,去年第四季美企盈利下降,原因是整體經濟仍未完全走出新冠疫情陰霾,以及俄烏戰事對(環球)供應鏈的破壞尚待修復;至於今年尤其是首季盈利進一步惡化,顯然屬聯儲局去年3月啟動加息周期的「餘震」所致。

聯儲局在2023年首次會議後一如預期把加息步伐再放慢至0.25厘,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調到4.5至4.75厘。主席鮑威爾上周承認,通脹放緩正處於非常早期階段(very early stages of disinflationary),局方需要更多證據顯示通脹下降勢頭持續,因此,利率可能還有一兩次調高的空間。

鮑公基本上只是重複他在2月1日議息後記者會的言論,對於何時才會煞停緊縮周期,仍要視乎未來經濟特別是通脹數據而定。聯儲局貨幣政策一向落後於形勢,例如消費物價指數(CPI)早在2021年底已有失控現象,局方卻拖延到去年3月才重啟加息。昨晚揭盅的1月CPI雖然按月上升0.5%,但按年漲幅由6.5%減慢至6.4%,相信仍有機會在3月的會議暫停加息。

返回港股,恒指周二高開71點,全日於21074點至21237點間爭持,收報21113點,跌50點;主板成交金額縮減到976.7億元,屬1月30日以來最少。

由於美元兌港元(美電)滙價較早時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昨晨承接了42.23億港元沽盤,是去年11月後首次。美電上升,某程度反映有資金從本港流走,其中或涉及部分在港股得嚐「甜頭」而套利的國際熱錢,亦即海外芬佬。

事實上,恒指由2022年10月31日到今年1月27日,漲幅最多達55.5%,芬佬和散戶考慮暫時獲利套現亦屬合理,附【圖】所見,恒指上周五發出短線「死亡交叉」(10天線跌穿20天線)訊號,估計將下試20300至21000點,即過去半年累積的成交量密集區底支持。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