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和成熟經濟體近月皆「聞脹(通脹或滯脹)色變」,日本周五(24日)公布5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維持2.5%,符合預期,相比英國和美國分別達到9.1%及8.6%,雖屬小巫見大巫,惟已連續兩個月超出央行的2%目標,且屬7年多高位,應會讓日本央行倍感關注。
日本通脹數據未有帶來驚嚇,圓滙變化不大,日股則造好,日經225指數周五收報26491點,進賬320點(1.23%)。該指數由2020年3月「肺疫底」16358點開展升浪,到去年9月觸及30795點掉頭,回吐黃金比率38.2%(約25280點)已具支持,2022年迄今累跌7.99%,在亞太區內不算失禮,不輸於近期回勇的內地股市,更顯著跑贏反覆尋底的歐美市場。
過去10年,美元兌日圓滙率與日經225指數走勢相若,關連系數大概為0.6,意味日圓貶值時股市傾向偏強,原因是弱圓滙刺激貨品出口,利好宏觀經濟及企業營運,同時又降低外國投資者買入日股的成本,有助推升股市。
然而,附【圖】所見,儘管美元兌日圓滙價自去年第四季開始一直上揚,由110水平起步,到3月漲勢轉急,周三攀至近24年高位136.7,日經225指數卻輾轉向下,從去年頂部回落差不多兩成,呈明顯「背馳」格局,底因相信是央行貨幣政策造成。
全球通脹高燒,驅使各國央媽加快收水,日本央行則「唯我獨鴿」,6月中議息後維持超級量化寬鬆,同期美國聯儲局再展「鷹姿」,加息0.75厘。在息差擴闊下,當然是圓滙進一步轉弱,今年日圓兌美元暫時最多下跌近16%,連同2021年計,合共貶值約四分之一。
儘管弱圓滙確實可帶動出口,卻令依賴資源進口的日本承受愈益沉重的輸入通脹壓力。事實上,年初至今以日圓報價的原油價格已上漲六成二,當地生產物價指數(PPI)自2022年以來按年升幅持續處於9%之上,顯示上游成本居高不下,由於需求未完全恢復,企業邊際利潤受壓,拖累股市表現。換句話說,「息低圓弱」對日股已產生負面效果,若央行「放水」取態不變,情況將維持下去。
央媽對日圓貶值的容忍極限在哪裏?「末日博士」魯賓尼預料,美元兌日圓如攀抵140(即每百日圓兌5.6港元),日央行礙於通脹升溫,終將要扭轉寬鬆政策。根據4月議息會議紀錄,部分委員也提到,央行應該關注大宗商品市道和滙率對當地經濟及物價的影響,看法與魯賓尼似不謀而合,惟「死線」是否140,旁人無從知曉。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央行「卸鴿」,日股勢必波動,圓滙有望迎來強勁反彈。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