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ERIC問:「你好,本人30歲,月入4萬,未有物業,每月可儲2萬元,現儲了150萬現金,過往一直等待機會但未能下定決心買樓上車。現時希望投資以50萬平均投資於領展(00823)、置富(00778)、新創建(00659)、長建(01038)、騰訊(00700),並每月供10000元盈富基金,及保留100萬現金等待機會買樓。不知道這個策略合適嗎?」
林嘉麒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
「首先,每月以1萬元月供股票,相對讀者收入的百分比是較高的水平,因為當整體市況出現逆轉,讀者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投資,才有回報的機會。其次,以50萬元投資於低風險的收息股,幾隻股份的回報都有3厘水平,這是一個比較穩健的做法。但需要留意的是,領展及長江基建等的估值都較為高,若現階段入市,再加上美國年內可能加3至4次息,即使回報有3厘以上,價值都可能會出現下移,回報年期需要拉長來回補加息的影響。另外,我建議投資者可以擴闊整個投資組合,除了低風險收息股及騰訊後,亦可以考慮將受惠於美國加息的金融股,特別是內銀股或是滙控(00005)等。」
溫傑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
「對於現有資產組合而言,現金與股票2:1的比例較為健康,並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惟買入50萬股份可作分批買入,以平衡大市下跌風險。至於買入股份類別方面,涉及房產及基建股份部分比例較高,或可考慮保留收息率較高的兩隻股份之餘,另配置其他不同行業股份,如銀行、保險等。對於未來可儲備入息部分以50%比例買入股票,對於30歲年紀而言尚可接受,長遠港股在經濟環境改善之下仍有上望空間。」
羅崇博 信報投資研究部高級分析員
「閣下擬用50萬買5隻股票,屬於集中投資,用進取的騰訊配以多隻收息股及公用股,也是不錯的設計。不過新創建應不能維持去年度100%派息比率,看法比較有保留。我建議考慮把組合持股增至8至10隻,例如加上內房股華潤置地(01109)或中海外(00688),醫藥股的石藥集團(01093)、新能源汽車股的比亞迪(01211)。但因為是一筆過投資,你必須緊貼大市,操作上宜作每季之中線投資,亦可參考一下研究部的季度建議。至於月供1萬元買盈富基金亦不算是好的安排,與50萬港股投資有一定重疊,建議不要過份押注於港股,可考慮分散至美國科技股基金。」
〈港股360〉【一問三答】環節,歡迎讀者就股票、衍生工具、經濟等向專家提問,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務求為讀者提供較全面之分析,建議每次提問不多於2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