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組織國際貨幣金融機構論壇(OMFIF)的一項調查顯示,公共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對投資中國持悲觀態度,但熱衷於減少其投資組合的淨排放量。
OMFIF對22家基金進行的調查顯示,在通脹高企和全球快速加息的情況下,50家最大養老基金中有62%、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中有近一半在去年蒙受損失。
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基金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將出現衰退。沒有一家基金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稱監管環境和地緣政治是阻礙他們投資的主要因素。
報告指出,印度是受訪者眼中最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而大多數受訪者認為監管和地緣政治是投資中國的障礙。
調查顯示,基金仍然擔心利率問題,63%的基金認為利率是他們未來十年投資戰略中的首要因素,該比例比去年的調查翻了一番。投資者現在關注的重點是,如何應對陷入更高更久利率周期的宏觀經濟環境。
73%的基金表示,他們承諾到2050年實現投資組合的淨零排放,超過三分之一的基金計劃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增加綠色債券和綠色實物資產的配置,但任何投資仍需要為基金賺錢。
OMFIF表示,總體而言,主權基金的表現好於公共養老基金。前50大主權基金的總體資產管理規模從上年的11.3萬億美元增至11.6萬億美元,增幅為2.3%,其中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中東基金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