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新股結算平台FINI推出後,香港新股市場不時出現超額認購倍數以數千倍計的熱門新股,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券商有沒有做好新股孖展的風險管理工作,證監會已經對8家融資活躍券商展開主題審視,檢視這些券商的新股融資政策是否穩妥,有否充分考慮客戶償還能力及設定合適貸款限額,以避免過度融資。
梁鳳儀表示,投資者也應該審視那些超額認購新股的實質需求,是否與超額認購倍數匹配,希望投資者採取審慎態度,切勿「一窩蜂」認購,因為超額認購的「含金量」已沒有以往那麼高。
自2023年引進FINI後,預設資金壓縮機制讓券商的資金成本壓力得以大幅縮減,不少券商均提供新股零息孖展優惠,催生一隻又一隻的「超購王」。
翻查今年初掛牌、公開發售部分超購接近6000倍的布魯可(00325)券商孖展數據,當時借出最多孖展的券商,分別為富途、輝立、信誠、耀才、華盛、盈立、時富、艾德。
有收到證監會查詢的券商稱,目前證監會希望了解券商為如何衡量為新股提供多少孖展槓桿的指標等,正在收集回應,暫時未知會否就此制定規則。
另有業界人士表示,留意到現時國內客戶分別以國內身份證及護照在不同券行開戶,並重複入飛認購新股的情況有所增加,希望當局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