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易平台6月底推出,早前有僱主、僱員及中介人批評系統混亂,出現未能反映結餘等問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出,截至11月底,接獲344宗與積金易平台運作相關的投訴。超過一半的投訴個案已完成處理,平均處理時間約為10個工作天,較複雜的個案處理時間會較長。
他指出,如經評估後證實因平台處理不當而引致損失,積金易公司會按既定機制處理,並根據相關條款及細則作出適當賠償。由於涉及索償要求的個案含有商業敏感資料,積金易公司不便公開。
許正宇表示,截至11月底,平台已成功處理超過10.3萬宗行政指示,當中以更改投資組合最多,佔約兩成。承辦商已應積金易公司的要求推出一系列優化措施以提升服務質素,包括在平台上提供更清晰的供款指引、精簡客戶服務熱線的預設錄音,以及在確保用戶個人資料安全的大前提下,調整臉容識別軟件以簡化註冊積金易平台的流程。
此外,積金易公司留意到有用戶在使用積金易平台初期處理供款和其他行政工作時遇到的情況,包括僱主作出供款後,相關供款未能即時反映在計劃成員的賬戶結餘。僱主及計劃成員或未完全熟習使用平台的功能,例如供款時輸入的資料不完整或未完全符合系統的要求,導致已收取的供款未能即時顯示於用戶介面。積金易公司已積極跟進這些個案及採取額外措施,包括委派專人協助相關僱主盡快掌握平台的具體操作。
財庫局認為,任何有機會影響計劃成員強積金累算權益的事件都不能接受,故此已馬上責成積金局、積金易公司,以及承辦商,必須迅速回應、分析問題成因並採取相應的優化措施,以確保計劃成員的強積金資產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