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即日起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當初引入3項「辣招稅」是因應樓市炒風熾熱、供求失衡,而政府一直不斷檢視市況,考慮成交量、樓價轉變的速度及幅度、未來供應量、整體經濟環境、息口走勢及市場展望氣氛等,現時認為已是「撤辣」的時機。
消息人士表示,樓市供求狀況已轉變,3項「辣招」分別針對樓市投資、短炒投機及外來買家需求進行管理,而根據去年數據,針對外來需求的買家印花稅(BSD)方面,相關交投佔整體成交數量,已由引入辣招前的4.5%降至0.8%,針對短期轉讓的額外印花稅(SSD)由佔20%降至僅0.9%,至於需要繳交新住宅印花稅(NRSD;俗稱雙倍印花稅DSD)的宗數,則由佔總成交的25%降至3%,可見3項需求都有降低。
供應方面,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量維持相對高水平,按照去年12月估算,合計將有10.9萬伙穩定供應。考慮各項因素後,「辣招」已無必要。
消息人士坦言,去年10月25日《施政報告》宣布「減辣」後,樓市成交量有上升,仍比歷史平均數量低;今年1月成交量約3500宗,雖然比去年10月至12月的2100宗、2500宗及2900宗增加,但仍低於去年上半年月均4370宗的水平,而去年樓價跌勢持續,今年1月樓價仍按月跌1.6%,較2021年9月高位累挫23%。
政府沒有績效指標要求「撤辣」後樓市成交要回升多少,也不會指導樓價要達致什麼水平才屬合理;成交反映市況變化及市場信心等因素,社會上有人期望「撤辣」,也有人認為不應「撤辣」,「撤辣」後樓市的實際反應有待觀察;政府動態留意市場變化,有需要時會考慮介入推出措施,假如撤辣後樓價仍再跌超過10%,或許會在「倉底」找招數應對,若炒風熾熱,也會採取相應措施,如同當年引入「辣招」,但相信短期內炒風大幅熾熱的機會不大。
至於「撤辣」對稅收的影響,消息人士表示,「辣招」是需求管理措施,並非以增加稅收作為出發點,不評估撤辣後對稅收的影響,或許成交增加下一般買家的從價印花稅(AVD)收入會增加。根據過往數據,2020年至2023年期間,SSD年均稅收款1.87億元,同期BSD年均稅收款26.11億元,而NRSD則為66.39億元,合計每年帶來額外稅收約94億元。
對於SSD的適用年期在去年10月由3年減辣至2年,不少言論認為應該保留SSD防止短炒摸貨投機行為,也擔心二手放盤供應因此增加後,對樓價構成壓力,而政府仍決定直接撤銷。消息人士稱,去年SSD鬆綁後,未見即時有大量放盤湧現,也難以單一而論撤銷後對樓價的影響;撤銷SSD後,單計2022年1月至去年12月期間買入的單位,合計有8.8萬伙可即日起在市場轉售而毋須再繳付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