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2月19日 香港財經

調查:港人平均擁108萬儲蓄才有安全感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連續第六年進行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反映在社會全面復常的情況下,香港人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升至9000元,今年平均需要擁有108萬元儲蓄或流動資金才有足夠的「安全感」,是進行調查以來最高的金額。

調查顯示,六成七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比例與去年相若,但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則有明顯升幅,由去年的 7700元增至9000元,增幅達17%,儲蓄金額數字亦創調查以來新高;反映3年疫情過後,香港人的經濟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疫情亦促使港人更積極透過儲蓄為未來作好準備。

在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中,約四成表示儲蓄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42%),其次為「準備退休」(27%)。約兩成表示有定下年內的儲蓄目標金額,較去年微跌3個百分點,但平均儲蓄目標金額則有所提高,由去年的17.2萬元上升至今年的18.3萬元。調查顯示港人今年平均需要擁有108萬元儲蓄或流動資金才有足夠的「安全感」,較去年的59 萬元大幅上升八成,是進行調查以來最高的金額。

調查顯示,約五成受訪家庭主婦有儲蓄習慣,與5年前相若。她們今年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5600元,比5年前的4300元有顯著上升。有四成半受訪家庭主婦表示有儲蓄「私己錢」,較5年前上升14個百分點,她們每人每月的平均「私己錢」儲蓄為4300元,比5年前的3500元高出兩成。

此外,調查亦顯示有八成四18至29歲的年輕人有儲蓄習慣,比例較去年升24個百分點,他們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7900元,較去年的5000元增近六成,顯示年輕人有穩定、持續的儲蓄習慣外,儲蓄能力更有所提升。

同時,今年香港人就個人現有儲蓄所帶來的「安全感」評分亦有所上升,由去年的51.4分上升至今年的53.7分,扭轉自2019年以來連續三年的跌勢,更有七成半受訪者的儲蓄「安全感」評分50分或以上,較去年上升11個百分點。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劉燕卿表示,樂見整體市民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有明顯升幅,而儲蓄金額數字更創調查以來新高,至於儲蓄的「安全感」亦有所上升,前者反映經濟情況較疫情期間有一定改善,而後者則顯示港人居安思危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希望透過積極、有紀律的方式儲蓄,無論順境逆境都可以為未來做好準備。

調查由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今年9月6日至11月3日期間,透過隨機抽樣並以電話訪問形式,訪問了共1001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人,並對401名全職家庭主婦進行了深入意見調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