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局方為中環士丹頓街項目內合共9幢舊建築,進行「大翻身」和提升設施,將舊建築物活化再用,成為嶄新的「共居」項目,讓社區資源能達致「民生共創」及「社區共享」兩個願景。
他在網誌中稱,經過近兩年的施工,目前活化工程已經完成,局方將在短期內招標物色營運機構,首階段為期五年。招標文件要求營運機構要實踐居民對項目的發展願景,並提交詳細的社區營造方案建議書。
他指出,9幢舊建築的樓齡平均都超過60年,單位內部分結構已嚴重損毀,多處石屎嚴重剝落,外牆出現裂縫,而部分外露的僭建物亦對公眾構成安全隱患。為了落實「共居」項目,市建局團隊全面復修建築群外、內的結構,提升樓宇的安全水平,並將各層單位重新布局,改劃成38個不同大小的單人或雙人「共居」單位,每樓層設有共用廁所、浴室和廚房。團隊亦將華賢坊西兩個相連單位,預留作「社區客廳」,希望變成街坊的聚腳點。
韋志成期望士丹頓街活化項目能為其他舊區發揮示範和參考作用,鼓勵更多舊區內的業主和居民,自主復修和活化舊建築,並凝聚「區民」力量,讓「社區營造」這市區更新手法,得到廣泛應用,締造社區自組織、自治理、自發展的長遠社區營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