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況波動,投資基金公會調查顯示,近50%投資者看淡香港及內地未來3個月短期投資前景。公會指出,近兩個月投資氣氛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投資者保留現金,待中港防疫政策放寬及經濟前景較明朗時,再看準機會入市。
公會於5月至7月向逾600名本港較高收入投資者進行調查,48%受訪者對未來3個月香港及內地投資前景看法負面,僅20%及23%分別對香港及內地市場看法正面。全球投資前景方面,投資者更為悲觀,50%受訪者對未來3個月前景持負面態度。
不過,投資者對於長期投資前景看法則較為中性,約有三成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香港及內地投資前景看法正面,持負面看法的投資者不足四成。投資者未來1年首選資產類別為港股、美股、港元及外幣存款,偏好投資新能源及電動車、醫療及生物科技,以及科技等新興行業。
公會主席鄒建雄表示,市場存在不確定性,預計未來12個月投資步伐放緩,現時投資者保留現金,保持觀望,希望待香港及內地防疫措施放寬,經濟前景較為明朗,再循序漸進入市。
另外,跨境理財通投資仍然未見起色,公會調查顯示,由於投資者不熟悉內地市場,加上難以收集資訊,超過九成人沒有開設北向跨境理財通戶口。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說,跨境理財通存結構性問題,現時兩地未通關,銀行亦不可主動銷售及推廣,無法進行跨境推廣及宣傳,形容為「綁手綁腳」,業界不敢進行投資者推廣,令投資者對於相關產品認知度低。
她期望當局放寬產品限制,允許納入較高風險產品,亦冀允許從業員提供意見,以及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及推廣,才有望帶動相關投資。
有傳港府考慮11月放寬入境限制至「0+7」,公會則呼籲政府全面取消隔離。鄒建雄表示,即使放寬至「0+7」,7日黃碼期間仍有很多限制,若金融界人士無法與客戶及同事一起外出用餐,或無法到酒店出席論壇或會議,情況並不理想。他直言,希望屆時可向世界展示,香港已回復正常,可與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看齊,沒有任何隔離指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