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19日 香港財經

【信報短評】失業恐變長期化 速增加綜緩紓困

港府周二公布的最新失業情況持續惡化,2至4月失業率急增1個百分點,飆至5.2%,逾10年新高,遠差過於市場估計的4.5%。雪上加霜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格奧爾基耶娃警告,全球經濟明年也難全面復甦。換言之,在高度開放的香港,經濟不景與就業困難可能維持相當長時間,港府近日推出的「保就業」措施,資助僱主出糧換取不裁員,或可暫時把失業勢頭壓一下,若復甦遙遙無期,新一波倒閉裁員潮遲早殺到,失業恐變長期化,因此,必須盡早考慮提高失業綜援金額,未雨綢繆紓減民困。

本港即使不用像歐美等大舉封城、民眾禁足在家,新冠肺炎疫潮仍嚴重打擊經濟與就業,2至4月失業人數激增4萬人,至20.2萬人。而這數字仍屬低估,因部分市民或許對搵工已心灰,索性脫離就業市場,也不計算為失業。事實上,2至4月總就業人數減少了6.2萬人,遠多於新增的失業人數,可見端倪。

再者,企業生意大減不一定裁員,可透過減薪或減工時節省成本,受影響的打工仔理論上不算失業,卻可見於飆至逾15年高位的3.1%就業不足率之上,2至4月就業不足人數多了3.58萬人。失業人數加上就業不足的人數,還有脫離勞動市場的一批,數目大概是9.78萬人,都是遇上就業困難或收入下降的市民。

而令人更擔心的是失業率顯然未見頂,以民為本的政府有責任伸出援手。

雖然當局已推出多輪紓困方案,包括即將向市民每人派1萬元,還有工資補貼及行業資助等,惟沒有專門針對失業者、即最困難一群的措施。官員的解釋是若要成立失業救濟金,至少耗時1年,遠水救不了近火。其實,港府大可在早前放寬了的申領失業綜援門檻外,適當調高援助金額,並且定出明確期限,便可減低易放難收的風險。

參考外國經驗,對提高失業援助普遍有兩個擔憂。一是太慷慨會令財赤大增,如英國代支付臨時失業工人80%薪金,連同其他抗疫振經濟舉措,政府預算責任辦公室估計2020至2021年度財赤達GDP的14%,公共部門淨債務規模衝上GDP的100%。

另一擔憂是怕金額太高,會削弱失業人士的搵工意願,例如美國在州政府的失業保險之上,再加聯邦的每周600美元補助,據高盛推算,四分三的被裁員工收入反而多過打工。不少共和黨人對「養懶人」深惡痛絕,參議員格雷厄姆揚言,若要延長聯邦的失業保險,須「over our dead bodies」。

反觀香港,一連串抗疫振經濟的開支約共2900億元,導致本年度財赤增至2800億元以上,約為本港GDP的10%。不過,扣除這筆開支後,特區政府仍坐擁逾8000億元財政儲備,相等於14至15個月的公共開支,堪稱穩健,實在有條件為失業人士擴大安全網。

目前單身人士失業綜援每月標準金額僅2525元,連租金津貼,約為4300元;四人家庭每月標準金額為7650元,連租金津貼約1.3萬元。本港最新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萬元,橫看豎看,拿失業綜援過活,生活水平怎也不及一份穩定職業,談不上會像美歐對失業人士過於慷慨,應有空間短暫調升失業綜援金額。

很明顯,港府的盤算是只要工商業不裁員,多捱幾個月便會復甦,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可是,萬一經濟長期陷於低迷,屆時怎麼辦?而且,目前的失業重災區集中於零售、餐飲、住宿及建造業,復元速度相信會較慢,打工仔轉行也並非易事,面臨長期失業並非危言聳聽。政府庫房既有餘力,應考慮扶持失業者,有利促進消費,同時穩住經濟。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