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2月19日 時事脈搏 港聞

醫委會過去5年有3宗個案處理逾10年 盧寵茂:個案複雜難定死線

政府早前修訂《醫生註冊條例》,旨在加快醫委會處理投訴調查和紀律研訊。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今日(19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查詢機制最新情況。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醫委會每年接獲由500宗至逾3000宗申訴個案不等,平均用27個月完成處理個案,但有3個個案處理時間10年。陳凱欣質疑現時的處理時間,與政府修訂條例時以兩年為處理一個個案的原目標有落差。盧寵茂重申,部分個案複雜,難定「死線」

陳凱欣今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就現時醫委會處理投訴個案平均時間、過去5年接獲的投訴個案總數等提出口頭質詢。盧寵茂表示,醫委會每年接獲申訴個案由500宗至逾3000宗不等,過去5年完成處理逾8700宗投訴,當中約7000宗被醫委會偵委會以屬於「所涉無聊」,又或者申訴人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而駁回;約1500宗被偵委會認為毋須研訊小組進行研訊;只有221宗,即不足3%需要進行紀律研訊。他又指,由接獲投訴到完成處理,每個個案平均處理時間為27個月,當中有3宗超過10年。

陳凱欣質疑政府修例時以每個個案在兩年內完成處理為目標,惟現時數據顯示與原目標有落差,更有個案要花14年「等極都案等到個研訊」。盧寵茂強調,現時平均處理時間27個月已接近兩年的原目標。就處理時間達14年的個案而言,他表示,由於醫委會研訊與法庭審訊相似,需要不同專家證人及報告等,而個別個案有其複雜性。

選委界江玉歡表示,「遲來的公義不是公義」。她指,廣大市民希望聆訊在合理時間內完成,並不代表不尊重醫護人員。她又引用特首李家超金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詢問局方在機制上有否改進的地方,未來會否取採行動改善制度。

盧寵茂重申個別個案較複雜,牽涉不止是法律上的判斷、審判,亦牽涉醫學上很多專家的意見、程序,有些專家意見亦未必一致,「所以我會在此說,如果要定一個『死線』,指所有案件都一定要在某時間前判決,這個似乎叫法庭。江玉歡議員是一位律師,你都知道,要法庭定一個『死線』,所有案件都要在某時間內一定要結案,我想難度是很相近。」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