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專員鍾麗玲今到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滙報去年工作。私隱專員公署在2024年共處理442宗「起底」個案,相比2023年的756宗減少42%,當中經網上巡查發現的「起底」個案為87宗。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指,近年公營機構發生多宗外洩事故,質疑私隱專員是否「無牙老虎」,執法權力不足。 鍾麗玲表示正研究修例,方向包括定立強制通報機制、直接規管資料處理者等。
私隱專員公署去年就118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共拘捕20人;合共將40宗案件轉介予警方作進一步調查。公署又發出194份停止披露通知,要求移除超過5300個「起底」訊息,遵從率整體超過96%,並成功透過發出停止披露通知移除58個專門用作「起底」的頻道。
社福界狄志遠指,多宗公營機構外洩事故顯示問題眾多,「俾人覺得你私隱專員係咪『無牙老虎』呢?角色你就有,但監管唔到佢哋,咁多漏洞都改善唔到」。他認為應立法擴大賦予專員的權力,以及加強罰則。鍾麗玲表示,關注近年資料外洩有增加趨勢,又指修例方向包括定立強制通報機制、直接規管資料處理者、修例加強罰則及施加行政罰款的權力。
身兼個人資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選委界議員簡慧敏指,去年同期已提及修例,批評推進太慢。她亦不滿現時仍未實施強制通報,反問 「我們得到嘅數據係咪真係反映事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回應指,有中小企反映現時經濟情況下加重罰則,會對他們帶來壓力,正考慮分階段實施或研究罰款金額,強調正密鑼緊鼓進行。
選委界江玉歡同樣認為應盡快推行強制舉報和對意外洩漏個人資料加強罰則,又指外國相關機構會公開所有個案,關注公署可否同樣增加調查透明度。鍾麗玲表示,需考慮個案情況才視乎是否出調查報告,舉例若個案牽涉人數較少,又或是有員工誤擊超連結等,認為均未有需要。
另外,民建聯陳勇關注因政見糾紛的「起底」情況。鍾麗玲指,去年共有10宗相關個案,較過往大幅減少,部分涉及執法人員,少部分為政治人物。她亦指,相關的起底訊息曾於早幾年出現,並非新的起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