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2月6日 時事脈搏 港聞

點燈及大埔端午遊夜龍等4項目納本港非遺代表作名錄

康文署公布,將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點燈、大埔端午遊夜龍、盂蘭勝會、廣彩製作技藝,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錄上的項目增至24項。另外,「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將增補34個項目,經整合後,清單上的項目增至507個。

「非遺清單」的增補項目,包括圍頭歌、西貢蠔涌車公誕、天地父母誕/天公誕/天公玉皇大帝誕/玉皇寶誕、八鄉蓮花地村點燈、觀音開庫、珠算技術、坐月薑醋、甘和茶/盒仔茶、浸籠捕魚法、炒米餅製作技藝、潮州工夫茶藝、毛筆製作技藝、霓虹光管製作及造型技藝、傳統碑石雕刻技藝及潮州食品製作技藝等。

增補的4個「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均已被列入「非遺清單」之中。其中3項為「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點燈是宗族的重要傳統,在農曆正月期間進行,以告知祖先、神祇及族中成員有男丁出生,也代表男丁在宗族中新成員的身份被正式確認,體現香港宗族群體和鄉村的傳統文化。

大埔端午遊夜龍有維繫社區的功能。端午節期間,香港許多地區會舉辦龍舟競渡。傳統捕魚區如大澳、大埔及長洲,都有龍舟水上巡遊活動;大埔元洲仔石氏宗親及鍾氏穎川堂成員於每年端午節期間(農曆五月初四日晚上及初五日凌晨),分別安排龍舟在大埔三門仔對開海面舉辦遊夜龍活動,以祈求神恩庇佑和水陸平安。

盂蘭勝會是香港多區及族群的重要節慶活動,由宗教團體、社區組織主辦的法會聘請佛、道儀式專家進行科儀,以祭祀祖先、向無祀孤魂分衣施食、酬謝神明庇佑。全港多區不同族群都有舉辦盂蘭勝會的習俗,主要分為「潮州傳統」、「海陸豐/鶴佬傳統」、「水上人傳統」和「本地傳統」。除了以宗教儀式祈福、潔淨社區,同時亦發揮着聯繫社群的社會功能。

廣彩製作技藝屬於「傳統手工藝」類別。「廣彩」是「廣州彩繪瓷器」的簡稱,屬釉上彩,即是在已上釉的素白瓷胎加上彩繪,再進行低溫燒製。技藝可追溯至清初,至1920年代自廣州傳至香港。除保留了傳統的手繪技術和吉祥圖案風格外,亦採用了印花和貼花技術,加入不少本地彩繪技法和特色圖案,創造出中西合璧的風格,令香港製造的廣彩亦有「港彩」之稱。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