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地點位於香港東北水域的赤洲,估計化石屬白堊紀時期,古蹟辦下午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講座講解恐龍研究,而有關恐龍化石亦會由明日起於探知館向公眾展出。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電台節目表示,相關化石是漁護署數年前在地質公園進行恒常標本採集時發現,其後內地派專家進行化驗,8月確立為恐龍骨骼化石。
甯漢豪稱,暫時未知恐龍種類,專家要繼續研究,並與大灣區的相關恐龍化石或恐龍蛋化石再作比對,預料赤洲會有更多恐龍化石,但數量要再檢視。
她指出,除研究歷史外,同時可用好化石舉辦展覽,讓市民了解華南地區的恐龍,串連起大灣區的故事,負責文物保護的人員會與大灣區的對口單位商討如何做策展工作。
由於專家需登島採樣,漁護署昨日起封閉赤洲島,並已聯合水警安排巡邏。甯漢豪呼籲市民不要嘗試靠近,因為會騷擾專家工作,同時赤洲島附近水域的風浪大,亦沒有碼頭,有一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