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2月26日 時事脈搏 港聞

中大: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四成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就AI輔助內窺鏡技術完成兩項研究,均證實可提升消化道癌症的診斷及治療成效。

接受大腸鏡檢查有助識別腺瘤以預防大腸癌,但腺瘤的大小、形狀及位置,以及醫生操作內窺鏡的經驗等都會影響偵測腺瘤的準繩度。中大醫學院於2021年初引入輔助大腸鏡檢查的AI系統,可以在腸鏡檢查期間,實時地準確識別腸道內的瘜肉及癌症。

中大團隊於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期間,招募22位接受內窺鏡訓練少於3年及少於500個案經驗的醫生參與研究,研究共分析了該22人共為766位病人完成的大腸內窺鏡檢查,當中386個檢查運用實時AI輔助系統完成,其餘380個則是在沒有AI輔助系統下進行的傳統大腸鏡檢查。研究結果顯示,醫生利用實時AI輔助大腸內窺鏡,腺瘤檢測率相對顯著提高四成,當中發現資歷較淺的初學者之間的成效更為突出。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表示,內窺鏡的操作很講求經驗,要培訓一位新入行的醫生應用內窺鏡需要投放大量時間及資源。透過AI輔助技術,他們可以有具體的實時指引,更有系統地學習和訓練,大大減低遺漏大腸瘜肉的機會。

除了診斷技術,中大亦致力推動內窺鏡創新治療的發展。團隊於2004年引入「黏膜下剝離術」,醫治早期消化道癌症,屬於複雜的腸胃內鏡手術,需要由具豐富內鏡經驗的醫生進行。中大團隊運用大量手術影像訓練AI系統,創建獨有的AI內窺鏡手術平台AI-Endo輔助醫生進行黏膜下剝離術。研究證實在AI平台的輔助下,即使是正在接受內窺鏡訓練的醫生,也都能成功為實驗豬隻完成黏膜下剝離術。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