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國際基金經理George Efstathopoulos指,之前幾輪的中資股升浪之所以為時較短暫,主要是由於有關升市僅僅是由市場對政策的期望所觸發,非因基本因素好轉所致。
不過,與過去幾年的升市不同,最近一輪中資股升浪,Efstathopoulos認為是由基本因素改善推動。富達預期,內地企業將增加人工智能(AI)方面的資本開支,進一步帶動盈利增長。
宏觀經濟方面,Efstathopoulos指內房已不再是中國經濟的負累,去槓桿周期最壞階段已過,加上中國數天前宣布包括促進消費信貸等刺激消費的措施,意味中國的企業及家庭借貸周期有望改善。
整體而言,倘若中國政府成功交出財政刺激措施推動經濟,富達料A股市場當中的中小型股份將較離岸中資股更為受惠。Efstathopoulos解釋,A股市場的板塊相對而言更為聚焦於內地,也對中國的財政刺激及消費行業更為敏感。
他續指,只要中國的財政政策有助抵禦通縮壓力、實現經濟再平衡、創造更可持續增長,中小型A股有望受惠。反之,境外上市科技股更受美國國債孳益率和貿易政策影響。
被問到外資重返中國股市的興趣,Efstathopoulos稱市場經常質疑中國是否「可投資」(investable),而富達一直都隸屬認為中國是「可投資」的陣營(always been on the camp that China is investable)。
倘若中資股的盈利及股東回報有改善,Efstathopoulos料外資將更為留意中國,又指有關指標現正處於改善的轉捩點。當中資股盈利好轉的情況不再集中於科技板塊,而是擴大至更廣泛行業,他相信外資肯定會給予中資股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