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2025年將提高財政赤字率,再考慮到中國GDP規模不斷增加,赤字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財政總支出進一步擴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也會加大,為經濟持續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有效支撐。
廖岷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赤字率提高以後,可以更多利用財政空間,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隨着赤字率的提高,再加上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必然會帶動更多的銀行信貸和社會資本的投資,進而促進有效需求的增加。
他稱,中國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一是中國政府負債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財政總體是健康、可持續;二是政府債務對應着大量優質資產,這些資產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另外,中國國債目前的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低於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率,因此政府舉債是可持續。
廖岷又表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除提高赤字率之外,亦將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限額,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範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支持強基礎、補弱項、促發展。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能力,更可持續地支持有效需求擴大和經濟結構調整。
他續稱,要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將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將充分運用財稅工具,支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力度,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將支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