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外貿表現遜於預期,以美元計價出口增速創5個月最低,當月貿易順差亦回落至5個月低。分析認為,中國外貿出口面臨全球需求前景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衝突等因素影響,但國內近期釋放的政策將對國內消費和內需將帶來明顯提振。
中國9月以美元計價出口按年升2.4%,低於市場預期的升6%;進口升0.3%,亦遜於市場預期的升0.8%;9月貿易順差817.1億美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指出,9月出口放緩,主要是受極端氣候、地緣衝突、海外部分港口罷工等對航運暢通及成本構成明顯擾動。從趨勢看,外貿出口有望繼續保持適度擴張,進口有望逐步改善。國內存量穩增長政策效果釋放與近期出台逆周期調節增量政策,對國內消費和內需產生明顯提振作用;國內房地產預期改善等,有望提振能源等大宗商品、消費品進口需求。
保銀資本管理表示,中國今年的出口增長一直非常強勁,有助於抵消國內需求的疲軟。展望未來,隨着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強勁的出口增長很難持續到明年。周末中國財政部的新聞發布會表明,財政政策立場的改變是明年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柱。
東方金誠稱,接下來外需放緩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考慮到去年同期實際出口基數偏低,加上部分短期擾動因素退去,10月出口按年增速或有所反彈,第四季整體出口仍有可能保持正增長,但在外需放緩的大背景下,出口下行風險偏大。
中信證券稱,後續穩經濟政策力度的持續增強有望對國內需求形成一定提振,並可能支撐進口讀數邊際改善。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目前內外部環境更加錯綜複雜,中國外貿發展面臨一些挑戰,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韌性強、潛力大的有利條件並未改變,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續發力,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第四季進出口穩增長是有基礎、有支撐。隨着政策協同發力,中國有條件、有信心實現全年外貿質升量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