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監管部門近期嚴管「假外資」,禁止內地人在本港透過「滬深股通」北上買A股。內地官媒《經濟日報》刊登評論文章稱,嚴管「假外資」短期並不會明顯影響北向資金動向,長遠看更有利於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有助於吸引愈來愈多「真外資」通過「滬深股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進入中國市場。
文章指,內資披上「外資馬甲」,較容易躲避內地監管,對A股普通投資者投資決策進行干擾,存在跨境操縱等潛在風險;內地賬戶和香港賬戶兩種途徑交易,還可能為部分不法投資者提供洗錢通道。目前,此類交易總體規模不大,但潛伏的危害卻不容忽視。
對於部分人士擔心從嚴監管「假外資」將導致北向資金大面積流出,造成A股市場震動,文章認為不必多慮,稱當前「假外資」規模較小,活躍投資者不算多,難以對資金走向造成決定性影響;監管部門在制度安排上也作了充分考慮,設置一年過渡期,防止政策「緊急煞車」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盡可能地減少市場波動。
文章稱,中國資本市場不斷走向規範與透明,無疑將為外資布局中國資產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有助於吸引愈來愈多「真外資」通過「滬深股通」、QFII等進入中國市場。
中證監上周五(17日)宣布,就修訂《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公開徵求意見,訂明「滬深股通」的投資者將不包括內地投資者,意味禁止內地人在本港透過「滬深股通」北上買A股。中證監形容,此舉是為了規範內地投資者返程交易行為,對所謂「假外資」從嚴監管。
分析人士表示,政策短期對市場可能帶來衝擊,但中長期影響較為有限,由於中國穩增長寬鬆的基調以及人民幣的堅挺,後續北向資金仍有持續流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