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地方政府為國企提供支持的資源變少。由於地方政府在努力走出新冠疫情的衝擊,其在向國企提供支持時可能變得更有選擇性,同時可能會提高對國企違約的容忍度。
標普稱,近些年中國容忍更多國企違約,此情形還將持續。簡而言之,隨着地方政府可用資源變少,對於商業決策失誤的疲弱國企,地方政府可為其提供的支持也會變少。這是因為國企資產規模不斷擴大而槓桿率卻居高不下,預測未來2至3年地方政府赤字將處於高位,約佔收入的15%。
標普表示,隨着國內經濟復甦,中國地方政府將謀求加快債務管理改革步伐。減少對國企的支持將是其中的主要舉措之一。
報告指出,容忍更多國企違約,是推動地方政府債務改革的三大舉措之一。另外兩大措施是:增加直接發債;控制預算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部門的風險。
標普預估,地方非金融國企的累計債務佔GDP的比重大約為60%。其中一半的債務被視為「隱性」債務,意味着是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借款相關的負債;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是市場化程度不那麼高的一類國企,旨在提供公共服務, 承擔重要政策性項目和促進地方發展。大多數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由各自所屬地方政府全資所有。
標普認為,將相關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納入評估後,預估地方政府2023年的稅收支持債務水平將達到峰值,對合併收入的比率約為240%。但是如果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更快得到控制,在此上行情形下,該比率將為230%。